第二卷
2.19鸳鸯上门
林锐原以为可以休息两天,但他失算了。
次日一早,就在他安排好人手,将所有林如海的信件送出去不到一炷香、准确说在巳正(十点)时分,门口的下人来报,有客到。
他不解的迎到门口才发现,来的还算“熟人”。
“安平贤弟,又要打扰了!”贾琏见他出门便连连拱手。
不得不说,今天至少在形象和礼数上,他对得起自己的出身。
“琏二哥可是有什么吩咐?”林锐一边摆手示意进门,一边疑惑的看向随后跟进的小轿——两人抬的普通轿子,却能跟着荣国府正经继承人一起上门,怎么看都不正常。
轿子也分级别,一般按照抬轿的人数算,白身两抬、最多“小登科”成婚的时候坐个普通官员级别的四抬,俗语所说的“八抬大轿”,基本要三品以上实缺才行。
还有一些极个别现象,比如十六抬(乾隆西征)、二十八抬(《出警入跸图》)、三十二抬(传说中的张居正“座驾”)、甚至最夸张的六十四抬(洪秀全),但无法作为常理讨论。
贾琏亲自跑来,后面跟的如果是王熙凤,应该用四抬才对。
最主要的是,如果真是他俩正式上门看望,肯定会先走拜帖。
现在没有。
“劳烦安平贤弟招呼一下回避。”果然,他看到某人的疑惑后立刻含笑解释,“老祖宗听说姑姑回来,就让身边的鸳鸯姑娘亲自把帖子送来,为兄不过是站台的。”
“这边请!”林锐一愣便急忙指引,让人直接送去内宅。
自有两个粗使健妇上前接下轿子,抬起来快步离开。
“劳烦安平贤弟!”贾琏一脸歉意,“为兄知道你和姑母、大妹妹一路辛苦,原不想打扰,只是老祖宗思念心切,若不是昨晚实在不合适,怕是帖子直接就过来了。”
“不敢当!”林锐笑着引他入正厅——这俩代表贾母,“小弟也是一路累的狠了,这才先给老夫人招呼一声,原想着过两天等到家里安定下来,再陪着夫人拜访。”
“嗨,一家人何必这么客气。”贾琏无所谓的摆摆手,“横竖这里到我们府上没几步,随便挑个好日子,提前让人说一声,然后直接上门就行。”
翰林街实际为“文官区”的统称,与“勋贵区”核心之一的宁荣街确实没隔多远,大约两里的样子,步行都用不了一刻钟工夫。
“哪里话!”林锐随便笑笑没接茬。
“安平这几日可有安排?”贾琏也就是客气两句,但知道不可能这么干,就说起正事,“正好我没什么事情,就经常和几个朋友玩玩坐坐,正好你来了,可不就多个兄弟?”
“多谢琏二哥!”林锐急忙起身,认真的躬身一礼,因为这是人家给他介绍圈子,“可惜小弟暂时不敢乱动,今天刚安排人把林叔生前准备的信件送出去,怕是——”
贾琏顿时脸色一变。
“是我孟浪了!”他急忙起身,向着南方拱手,“可惜事情有些太急了,连他老人家的葬礼都没来得及过去,实在是罪过、罪过!”
“小弟并没有为林叔举行葬礼,甚至没有入葬。”林锐苦笑着摇摇头,在他难以置信的眼神中解释,“他老人家毕竟是在任上遭了不测,朝廷却至今没个说法,我就和夫人商量后,带来京城入葬。”
贾琏愣住了。
他又不傻,肯定不会连这点儿道理都想不明白。
“既如此,为兄就不多问了。”良久,他才认真说道,“到时候不论有什么需要,只管招呼一声,我在京城别的不敢说,叫几个兄弟帮忙还是可以的。”
“不着急。”林锐稍一犹豫,觉得可以先给他提一提,“不瞒琏二哥,今天小弟已经安排人给各家老交情送信,肯定要等到准确的回音才能继续下一步,恐怕短时间内没时间上门拜访。”
贾琏的表情慢慢严肃起来,缓缓起身在厅中踱步。
“贤弟可有把握?”良久,他不放心的问道,“咱们府里别的不敢说,朝中的事情还是可以带句话的,实在不行就找王家舅舅那边的路子,总不至于让你卡在空里。”
“多谢琏二哥,暂时还不用。”林锐当然摇头,“不瞒你说,林叔留下的信件都是给他的交情送去,自然属于文官的圈子,小弟捐了个同知,挂的也是‘扬州通判’,不方便让府上说话。”
人家这么客气,他也不能绕圈子,省的两边都要、两边落空。
“既如此,我就不多言了。”贾琏明白他的意思,点点头就站起身来,“行吧,今天就这样,横竖我也只是过了站个台,想必姑母已经和鸳鸯商量完,咱们有空再聚!”
林锐笑着起身拱拱手,送他出门离开。
没留他吃饭,因为今天的“程序”仅仅是送信,也没到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