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咚起,咚咚响。
咚起咚起,咚咚响。
一阵阵有节奏的锣鼓声,由远而近。
山林中来了一支队伍,前面是一面鲜艳的红旗,后面是长长的队伍。
他们是军队吗?
不是的。
因为队伍里大部分是小孩子。
他们虽然小,但个个精神饱满,兴高采烈。
他们是来欢庆六一儿童节的。
这是客家人期盼已久的节日。
他们的到来,让整个山寨成了欢乐的海洋。
在我们山寨,有两件事可以欢乐。
一件事就是看电影。
每年差不多可以看一次。
看的是八大戏,年年看。
我最讨厌电影的人不断唱,没完没了地唱,一点也不好听,但他就是不停地唱。
唱得我怒火攻心,口鼻流血。
但我还是喜欢,不是说好看,而是喜欢氛围。
大家聚在一起的氛围。
大家平时不在一起,是你干你的,我干我的,基本不来往。
大街上基本不见人影,从街头走到街尾,都没有。
而我特别喜欢人多的地方,很是热闹。
现在我可以像打了鸡血一样,上蹿下跳,嬉嬉打闹,大喊大叫。
这样子很好玩。
另一个就是六一儿童节了。
那时候,不搞计划生育,可以放心生,家家户户都有五、六个小孩。
每个村寨都有大量的小孩。
有小孩就有学堂,村村寨寨都办有学堂。
到了六一儿童节这一天,所有学堂就会派一支代表队去镇上参加比赛。
这时所有参赛队员都会穿上新衣服。
客家山寨的孩子只有过年才能穿新衣服,但他们不同。
他们是来庆祝节日的,所以必须穿新衣服。
当然,学堂不掏钱,而是家长们掏。
家长们非常愿意,因为很有面子。
学堂里有一百多个学生,去参加比赛的只有十多个人,可谓是优中选优,能去比赛,只能说明这个学生很优秀。
家长们最盼的就是自己的孩子优秀,所以再困难的家庭也愿意掏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