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每到傍晚的时候,大街上就会来三、五人群。
他们叉着手,迈着小步,十分悠闲地散步。
他们的目光平视,头微微向上抬,或者说是傲视着前行。
他们是有资格傲视的。
因为他们是供销社员工。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供销社是整个山乡唯一的物质来源,所有人买东西必须从这里购买,没有其它途径。
所以,它的社会地位非常高,在这地方工作的人是人人羡慕的对象。
我们家乡的供销社不在街上,而是建在山凹上。
这里是汽车站上下点,去县城办事都是要从这里搭车,所以白天还是非常热闹的。
供销社是下午五点半吃晚饭。
他们吃完之后,就开始外出散步。
首选之地就是街上。
他们沿着山坡往下走,来到大桥头,然后进入街道,然后抬头挺胸。
我们都是默默地注视着,心里很羡慕。
我羡慕的是他们吃饭时间早。
我们家的晚饭一般是晩上十点,有时十二点,最晚的是半夜三点。
我们睡得迷迷糊糊,会传来一句喊声:"吃饭了!"
我们会匆匆爬起来,扒上两碗饭,又倒头进入梦乡。
五点半吃饭是不敢想象的。
当然,最吸引我的,是供销社的两样东西。
一是图书。
在供销社门口边上,有一排玻璃柜。
柜子里布满了各种各样的图书,花花绿绿,十分的好看。
我来到供销社,必定会趴在玻璃上,盯着下面的图书不放。
一边看,一边想,书里面是什么东西呢?
有没有妖怪,或者神仙?
我很害怕鬼怪,但非常喜欢听鬼怪故事。
当时,这类故事书很少,都是斗地主,翻天复辟之类,不过这类书也好看,主要是里面的图画很好看,像真人一样可以跟你对话。
但也只能看一看,不能买,因为我没有钱。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时候都没有钱。
阿爸回来了,我就有钱了。
阿爸每月回来一次,每次我都会问他要钱,不给就跟背。
他每次会给我二毛钱。
我拿到这二毛钱,就会去供销社买图书。
当进入供销社的时刻,我会陷入两难的境地。
一个是图书,另一个就是糖果。
这是非常吸引我的地方。
小时候,我一直以为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就是糖果了。
因为它非常香甜,在嘴里引发的愉悦感真是妙不可言。
总之很舒服,很适坦,让人精神倍增,飘飘欲仙。
供销社的糖果有二种:
一种是硬糖,用薄纸包着,揭开之后,就会有一股浓烈的甜香味,迎面扑来,让人欲摆不能。
这种糖很硬,价格也很便宜,一分钱一粒,我们都喜欢买这种糖,因为可以吃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