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俗话,叫做时间是最好的发酵器..
而对《终末战线》来说,这个发酵的过程,比任何人想象中都要更加激烈。
随着时间来到第二天,《终末战线》的人气开始进一步往外扩散,这种扩散的烈度比想象中还要大。
一方面《终末战线》本身就拥有庞大的玩家基数。
另一方面,相比起前世其他的二次元游戏,《终末战线》还有一个很特别的优势。
那就是它还有不少主播玩家。
许多主播甚至都不玩二次元游戏,之所以播《终末战线》就是单纯的因为自走棋这个玩法火了,所以就一窝蜂的跟着播。
玩LOL的,玩DF的,甚至是玩梦幻西游的..
在《终末战线》自走棋刚出那会,不少主播都来凑了热闹。
虽然,如果不出意外的话。
等到腾迅,网意等大厂的自走棋玩法出现之后,这些主播也会跟着跳回自己的舒适圈。
这是一个几乎100%会发生的事情。
就比如英雄联盟的主播,他们之所以现在在播《终末战线》的自走棋,是因为腾迅让他们播,腾迅之所以让他们播。
是为了让他们俘获一些《终末战线》自走棋的用户。
等到英雄联盟的自走棋上线之后,就可以直接进行转化。
前世多多自走棋就是这么被分走的流量。
但是在这条世界线,此时其他家的自走棋还没仿制出来,紧接着就是《终末战线》主线剧情更新。
不少本来只玩自走棋的博主,要不是自己想玩,要么是观众想看。
大半都播了《终末展现》的主线剧情。
即便腾迅在当天晚上反应过来,禁止了自家游戏的主播渠道玩《终末战线》,可白天的效果已经出来了。
这也就导致《终末战线》一开始覆盖的用户就很广,而当这一批用户开始在网上输出自己的情绪之后,这个覆盖率就进一步开始扩散。
当然。
《终末战线》的话题之所以能扩散得这么宽。
除了游戏剧情本身之外,还有游戏中的几段动画,比如开场的太空电梯保卫战的动画,虽然从特效上,这一段动画和前世《流浪地球》的特效完全没法比。
可另一方面,动画本身所带来的特有质感,也是电影特效所不能带来的。
再加上,游戏剧情本身也是充满了各种悬念。
楚晨对游戏剧情的处理方式也真的很讨巧。
你乍一看,整个1.0版本的主线剧情似乎很清晰,可事实上这个故事里的很多背景是没有交代的。
玩家之所以能顺畅的阅读下去,是因为这些年来大量的科幻电影,小说,已经把一些基本设定作为了“基本常识”
就像丧尸片不用从丧尸的起源开始讲述,直接一个人,七扭八扭站起来,人们就知道。
哦,这是丧尸片。
也正是基于对科幻游戏的“刻板印象”这些,即便没有任何世界观铺垫,玩家们依然可以轻松沉浸入《终末战线》的故事当中。
可与此同时。
游戏内又放了很多的钩子。
比如说月环是什么东西?又比如说电磁静默到底是什么?智械是什么?太空电梯又是什么?这个世界到底发生了什么?
如此种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