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后一年余,路青主动跟章培明提及,想回老家,在本家收养一个孩子。
“是一个男孩,”路青垂着眸子,手执长勺,给章培明碗里添着煮得白白的养生汤,“他父亲是我表姑家的弟弟。孩子才三岁,父母前后都没了,家里的孤寡老人也难教养他。”
这是路青除了婚后开头几个月以来,第一次跟章培明提及跟孩子有关的事。
她没叫人为难,很识大体地提前表明了立场:“培明,榕会二十岁了,我也不打算自己再生。这个孩子只是名分上的收继,就当是做一件善事,把孩子养大。”
她眉眼低顺,话音袅袅:“我会带在身边好好教导。章家的东西,也不会叫他多余的想法。”
章培明为她这份善良和妥帖很是动容,路青的提议也暗合了一直以来,他心下难言的愧疚之意。
他就势握住路青放下汤碗的手,慨然允诺道:“你也放心。孩子带回来,既养在你名下,也就是我的孩子。我会为他的一生负责,做很好的安排。”
章家收养孩子这件事,说也小不小。
主要是婚后一年多来,路青开餐厅、办画展、做公益、上访谈,在北城搅得风生水起,如今有了更大的动作,叫别人不知道也难。
王家谨知晓这件事,只评价说:“你这个继母可真是有意思了。”
“这么轻的年纪,自己主动放弃生育,领个养子,也不是一般人能有的魄力。”
章榕会靠在台球桌旁,巧克粉抹着撞头,眼皮懒懒地掀起来:“和我有什么关系?”
王家谨家系复杂,比之一脉单传的章榕会,他亲眼见过门第内妯娌龃龉、兄弟相残,对路青这样的身份,有着天然的反感和戒备。
他哼笑着,手上杆落偏,要打的球离袋口差出几寸远:“就怕是有了自己的孩子,再看你碍眼。”
章榕会接替他,俯下身,紧贴着绿茵茵的台面,击出一杆,球面相撞发出清脆的一声响,红球贴边滚过大半个台面,在底部“咕咚”落袋。
“她疯了,还是你疯了?”他收杆,挑眉问。
“防人之心不可无,”王家谨提醒说,“别忘了程旻坑你的前车之鉴。”
章榕会不耐烦再提这些,抬眼示意他结束了这个话题。
章培明对路青感觉亏欠的,也不止生育这一件。
当时两人婚事办得仓促,路家一个人也没来,致使她后来难免被旁人看轻。
又兼之路青父母来北城传来一些家长里短的闲言碎语,章培明便决意借着收养这件事,回垣城老家去大办一场,给路青撑腰,挣个体面。
老家办酒席认亲的事情最后都交在了路勇手上,给了远远超出的顶格预算,让他好好热闹一场。
路勇拿足了钱,为这件事自然非常尽心,雇工将老家的房子里里外外重新粉刷修葺了一番。
又买了堆成山的烟、酒、礼品,从市里请了顶好的厨师和帮工,要在老家连办三天的席。
时值六月初,路意浓学业紧张,还是被路勇要求,从学校里请了假,随着就近的亲戚回了老家。
她已经好些年没回这里,如今旧楼翻新,张灯结彩,鞭炮一挂接一挂不间断地放,一地彩屑碎纸,烟尘四起,震耳欲聋,倒比过年还热闹。
在门前迎客的路勇穿着西服,喜气洋洋,好像是做新郎。
他看着跟在人群之后的路意浓,叫她上二楼去,要先跟姑姑、姑父打招呼。
踏上楼梯,外面震破鼓膜的喧嚣才褪去一些,二楼客厅里,也坐了好些长辈正在说话。
坐在侧旁的路青抱着一个不大的男孩在腿上,微笑着听着章培明聊天,抬眼间看到楼梯口的路意浓,伸手招呼着,叫她进去。
“喊姑父。”路青示意说。
路意浓乖乖喊了一声:“姑父。”
“这是意浓?”章培明颔首笑,又对路青说,“真是跟你有些像。”
一旁的人迎合着追捧道:“‘外甥肖舅,侄女随姑’,姑侄俩都长得好。”
路青表情淡淡的对这话没有反应,章培明却对这个神似路青的小侄女很有眼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