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得医院的规章制度里写了咱们医院的宗旨是为人民群众服务,怎么厂外人员就不是人民群众啦!”
“我会向院长报情况。”
“行。”
三角钱挂号费收好,收费员开了张收据递出窗口。“其实我还巴不得多些院外人员来看病,就是……不敢当开头这个人。”没有哪条规章制度说不接收厂外人员,但没人敢当一个说能接诊的人。枪打出头鸟……大家都被改委会的举报吓破了胆子。陈蕴笑笑没说话。
嘎吱一一
办公室门一关上,屋里刚刷没几天的油漆味就迅速浓郁起来。陈蕴坐回办公桌前,推开窗子。
“梨花。”
汉子把小女孩儿抱到妇女腿上坐好,慈祥地捏了捏小脸蛋。名叫梨花的孩子好奇打量陈蕴,在妈妈怀里乖巧地坐着,看着并没有半点病弱的样子。
“说来奇怪,孩子今天一次都没喊肚子痛。“汉子说。陈蕴伸手摸了摸孩子的冲天辫:“我先检查下情况。“说着把听诊器取下戴好:“先把孩子衣服撩起来一些。”
妇女动作麻利解开梨花的褂子扣,直接让小姑娘上半身都袒露在陈蕴面前。好在孩子就三四岁,还没到害羞的年纪,只是好奇地盯着听诊器看。陈蕴”
取下听诊器挂回脖颈,转而将手贴上梨花鼓鼓囊囊的肚皮。肚子圆乎乎的不太正常,陈蕴仔细按压腹部,而后猛然停在了某个位置,又按了按。
“梨花是不是病得很重!“妇女焦急地追问,陈蕴光是一个表情就吓得妇人六神无主。
“不严重。"陈蕴安抚地笑了笑,戴上听诊器仔细检查起心脏和肺部情况。刚才那一怔纯粹是因为好多年都没遇到这种情况,有些没反应过来而已。“这里疼不疼?”
梨花摇摇脑袋。
“这里呢?”
“按着疼不疼?”
一直按到右下腹游走的硬块时,梨花轻轻点了点头:“有一点点痛。”“手放到毛巾上,我来看看到底是哪里不好才让我们梨花肚子痛。”通过脉象基本让陈蕴肯定了刚才的诊断。
梨花是肚子里有蛔虫了……
“孩子吃饭情况怎么样?”
确定了心里诊断后,陈蕴翻开病历本进行详细问诊,父母反应的食欲差体重减轻等都很符合肚子里有蛔虫的症状。
“大夫,我家梨花的病要不要命?”
“不是什么大病。“陈蕴将钢笔放回桌上,神情轻松下来:“肚子里长了蛔虫,先吃点打虫药看看。”
“长虫?”
夫妻俩怎么都想不到的答案,村里的赤脚医生说是娃娃肠子烂了,吓得他们好几天没睡着觉。
“河里的水,没洗干净的菜,有时候切了肉的刀去切恋……前世儿童疾病里蛔虫已经属于少见的疾病,土里农药含量高得无法让蛔虫卵存活。
哪像现在大粪浇灌,极大增加了吃进蛔虫卵的几率。“那娃的肠子没事吧?”
汉子脑海里都联想到赤脚大夫说的肠穿肚烂,紧张得不行。“肠子没事,蛔虫排出来以后就不会肚子痛了。”“从嘴巴里排出来?“妇女指指自己的嘴唇:“那要是不往上爬怎么办!”“大嫂别担心,蛔虫在肠子里,孩子吃完药会跟着屎一起拉出去。”陈蕴详细跟夫妻俩说了说孩子吃药之后该怎么观察和处理。看两人的表情总算没那么僵硬了,才继续写单子开药。“我们医院有两种打蛔虫的药,一种是外国援助咱们国家的蛔蒿,还有一种是城里娃娃们都在吃的……”
厂职工家属吃得大多是前者,因为价格便宜,但副作用也大。后者孩子接受度高,也不会出现肚子疼和恶心等副作用,但一颗得五毛钱。蛔蒿两个字陈蕴都写到了单子上,却听汉子毫不犹豫地就选了后者宝塔糖。“我带了五元钱,大夫你尽管开药。”
夫妻俩疼爱女儿的心溢于言表,哪怕大人穿草鞋,梨花穿得塑料凉鞋却颜色鲜亮没有一点泥巴。
“先开……”
叩叩叩一一
敲门声响得突兀,陈蕴没有理继续跟汉子说:“先开四颗,回去吃了看看效果,下周再带孩子来复查看看。”
嘎吱一一
门被推开,段云抓着门把手半个身子探进屋里:“陈大夫,又有厂外人员挂号特意指定您看病。”
“让他们稍等几分钟,我开完处方就来。”“那我让他们在门口等着。”
门关上,段云冲等在走廊的几人笑了笑:“陈大夫在接诊,你们稍等一会儿。”
“爸,你先坐下休息会儿。”
“他们也来自黄泥巴公社。“段云说。
老人裤腿高高卷起,脚上还沾着泥巴,一看就是刚下地回来。也是两个字让李卫红一怔:“办公室里瞧病的也是黄泥巴公社社员?”“那还真巧,里面确实是黄泥巴公社的,说不定还跟你们同个大队。”段云纳闷。
陈蕴怎么就在黄泥巴公社出名了……
“人出来了。”
汉子抱着孩子连声道谢着退出来,刚转身就难掩高兴,狠狠亲了口女儿的小脸蛋。
“看你以后还敢不敢贪凉偷喝河水。”
“以后不喝了,大夫说只能喝凉白开。"梨花拍拍小肚子奶声奶气地跟爸爸保证。
“三杨!”
李卫红父亲一瞧见汉子的脸就立刻惊叫出声。“李叔。”
“还真是熟人。“段云说,心里更加确定了是有人专门在队里宣传陈蕴。“你说带孩子去医院,就是来这啊!"李叔问。老杨头家的独苗苗孙女肚子痛了个把月生产队里都听说了,大队支书还专门在大喇叭里宣布动用大队一部分公用资金给娃娃去县城看病。今早两口子抱着孩子出村大家都晓得,没想到竞然来了机械厂的卫生院瞧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