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不差这一桩
绵苑把顾寒阙的手推开时,他素净的指尖,早已湿漉漉了,沾满了她的津液。
绵苑眼皮泛红,偷偷瞪着他,他不是有洁癖吗?这也能下得了手?把她的唇瓣搓得生疼,都不用照镜子,现在那唇脂肯定已经一塌糊涂,没法见人了。
实在是可恶!
绵苑是个小怂蛋,敢怒不敢言,兀自平复着杂乱的心跳声,闷闷道:“你放我下来。”
他抱着她做什么,不知道的,还真以为她是通房丫鬟。顾寒阙面色不虞,却是依言撒开了手。
他也不知道自己想要如何。
半敛下眼睫,冷声道:“打水过来。”
绵苑懂了,她这个被捉弄的人,还要打水来给始作俑者洗手!头一次这般气恼自己是个小丫鬟!
绵苑气鼓鼓的去端了铜盆过来,顾寒阙朝他伸出罪恶之手,显而易见,要她来洗。
这就是故意的。
平日里绵苑伺候他更衣,她的小短手很难绕过他的腰身把腰带系上,那姿势太像环抱了。
大多时候是她递了腰带过去,顾寒阙接过自行解决。穿衣也不是张开手万事不管的状态,随手能做之事,他就自己做。而此刻,大爷显然不乐意,洗手这种小事非要她来代劳。还对她气嘟嘟的小脸蛋视若无睹,仿佛没察觉她的情绪。绵苑拉过他的手指,往铜盆里浸。
顾寒阙出声了:“指缝也要洗干净。”
洗就洗,这很难么?
绵苑摊开他的大掌,双手齐齐上阵。
原本还带着脾气,洗着洗着,逐渐冷静了下来。且不说主仆有别,就顾寒阙这只手,宽厚有力,骨架也大,她亲眼见过他练剑,也见过他拉弓射杀刺客……
感觉是能一巴掌呼死她的手。
弱者就该识时务,怎么敢对人家发脾气?
他只不过把手指插到她嘴里而已,没拔舌根就不错了……绵苑越想,越被窝囊的自己说服。
很好,又心平气和了。
小姑娘细软的手指游移在他手上,顾寒阙仿佛无知觉,面无表情道:“他说等你,你就信了?”
“什么?"绵苑都没反应过来他所指为何。抬起头与顾寒阙四目相对,才逐渐回过味来。说的是徐安,前段时间在洞门那里,说过愿意等她。一一果真是没什么能逃过他的耳目,绵苑怀疑他监视了整个府邸。现在是拿着那些话找她算账来了。
“我没答应,也不曾往那方面想过。"绵苑抿唇道:“小侯爷如此神通,想必知道我和他素日无往来,可不能误会了。”大户人家肯定不喜欢婢女小厮搅和在一起,家有家规,即便年轻人看对眼了,也不许私相授受,得禀明主子求得恩典,方能成就好事。绵苑身正不怕影子斜,理直气壮。
顾寒阙却再问一次:“你信了?”
绵苑迷茫了一瞬,她不懂,信不信有何重要的,她还能不管不顾的跟人跑了嘛?
她这般贪生怕死,任何事情必须是三思而后行呢。两人的对话戛然而止,顾寒阙没有继续追问。绵苑最终也没被怎么样,全须全尾的回屋了。她被抱住时,彼此靠得那么近,本以为顾寒阙会有什么放肆举动,结果他并未跨越雷池。
许是他本就对女色了无兴趣,或者,他克己复礼,压制私欲。绵苑不想探究,也不敢探究,经过宜真公主的出手,她已经意识到了危险所在。
继续跟顾寒阙深入牵扯,不知她会落个何种下场。夜深人静之时,绵苑偶尔会反思,她是如何把自己的人生道路走窄了。老实本分的一个小侍女,不偷奸耍滑,竟然要面临死亡威胁,惴惴难安。一来,知道了太多顾寒阙的秘密,这个反贼不可能轻易放过她。二来,侯府的未来主母多半是宜真公主了,旁的主母不容人,或许是挤兑刁难,厉害点的发卖出去。
而换做这位高高在上的主子,她多半会直接弄死。偏偏绵苑在宜真眼中并不无辜,就是那等勾搭小侯爷的妖娆婢子。还曾经故意在她跟前,与小侯爷相拥。
不管有意无意,大抵都会被视作挑衅……真是自己找死。大大大大大大大
事情不出所料。
在宜真公主放话之后,仁鉴帝不得不慎重考虑她的婚事。倘若真由着她没名没分在侯府老太君的生辰宴上大献殷勤,无疑会被人非议。
到时候皇家颜面扫地,他私心里也不能看着宜真备受嘲笑。只是若把长宣侯指为驸马,似乎在对外放出一个讯息:三皇子会是太子人选。
鄢国早就该册立太子了,不过两个年纪较大的儿子都不成器,仁鉴帝看在眼里,岂会不知?
他之所以犹豫,无非是想在矮子里面拔高个,同时认为自己正当壮年,不着急定下来,叫他们再好好磨练切磋。
明面上看,是宜真任性,闹着嫁给自己的意中人,非要父皇答应不可。但实际上,她背后也有皇后与三皇子的鼓动支持。否则,皇后身为母亲,怎会对女儿的言行不闻不问。折腾了小半月,宜真到底是得偿所愿了,就在侯府老太君的寿宴前夕,福威公公笑容满面,亲自前来传旨。
宣得是赐婚圣旨。
旨意一下,金口玉言,板上钉钉。
顾寒阙给老太君透露过,这会儿有了心理准备,不至于过于惊诧。阖府上下,乌泱泱跪了一片,叩谢圣恩。
婚事过了明路,宜真准备的贺礼再丰厚,也不会落人口舌。三皇子等人自是欣喜,有了郎舅的姻亲关系,长宣侯难道还能去支持大皇子?
大皇子不是不想争取,谁叫他没有同胞妹妹呢?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落败了!
因为这一道赐婚圣旨,朝堂上跟着暗流涌动,所有人都觉得,大皇子希望渺茫了。
而长宣侯成为驸马,何等荣耀,不仅他自己手握兵马大权,来日三皇子登基那日,他不也还是天子近臣?
这层关系,若无意外,可保长宣侯府百年富贵。一时间,眼热者不知凡几。
老太君大寿这日,芦花园外车水马龙,排着队方能入内。饶是徐管家老练,也满脑门擦汗,幸而没在侯府设宴,否则人手场地、杯盘碗盏怕是供应紧张,各环节有得忙乱!
所有人都在贺喜,侯府这是双喜临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