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格格党>都市小说>三国:王业不偏安> 第117章 谢罪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7章 谢罪(2 / 3)

甚至就连后勤也不需他这天子操持了,因为粮草已不由五丈塬运往长安,而是走陆路,过安定出泾水,由董允操持。

至于这种情况会持续多久,就得看司马懿那厮什么时候把军队撤回长安了。

“陛下……”

刘禅身后,忽然传来行军工部主事马秉的声音。

他没有回身,依旧东望。

“陛下……”马秉略的声音再次传来。

“怎么了?”刘禅这才听出了其人语气中的忐忑之意。

若是有事,直接禀报便是,何必如此吞吞吐吐?

扭身移目,却见马秉神色有些仓皇,嘴唇惨白,似是在害怕什么。

未等其人再次发言,刘禅心中便已忽的一明:“伯端,是你家叔父请罪来了?”

马秉一惊,登时俯身低头:

“陛下……是。”

刘禅负手而立,面无表情。

本想说些什么,可当着马良之子的面,却又不好说些什么诛心之语,只示意他带人上来。

两刻钟后,一辆槛车出现在刘禅视线里。

一个四十岁左右的中年男人蓬头垢面,披枷戴锁跪在车上。

“是谁押他来的?”刘禅问。

“禀陛下,是步兵校尉,户曹掾。”赵广答道。

步兵校尉,相府户曹掾,也就是向朗了。

刘禅缓缓点头。

原来的历史线,这位中领军向宠的叔父包庇马谡逃亡,知情不报,最后被大怒的丞相去职免任,数年后才重新回朝任职。

如今其人将马谡以槛车押至前线请罪,也不知是马谡自己的主意,还是他给马谡出的主意。

毕竟嘛,从来只有前线押犯人回后方,哪听过从后方押犯人到前线?

显然是见前线大胜,马谡之过并未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想看看能不能为马谡求一线生机了。

但……是不是来得太晚了?

缓缓走至槛车前,刘禅一言不发,神色复杂地打量起了这个大汉罪臣。

本该来请罪的马谡,怔怔地看着天子许久,最后才忽然反应过来自己是来请罪的:“罪臣…罪臣马谡拜见陛下…罪臣枷锁在身,不能全礼,伏乞陛下恕罪!”

本就是在槛车里跪着,也就无所谓什么礼节了,只是言未罢其人就已涕泗横流,颇为不堪。

刘禅仍旧不言不语。

实在是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又想问他,他有胆子违背丞相节度,有胆子临阵弃军而逃,何以没胆子一死以谢天下?

“朕向来听说,丞相视你犹子,你视丞相犹父。

“何以你要违背丞相节度?又何以你要弃军而走?你可对得起丞相对你的信重?”

泣不成声的马谡羞惭扭过头去,一下不敢再看天子。

刘禅也不再看马谡,反而背过身去,望向长安的方向,片刻后冷冷开口:

“按理说,胜败乃兵家常事,未闻有谁因兵败而遭斩被诛的,就连于禁回到伪魏,也不过是惭恚发病而死罢了。

“而大败之时弃军而走,也不是什么必须严正典刑,以儆效尤的必死之罪,毕竟关键时刻,保全有用之身再图后算,确也是无奈之举。”

马谡听到此处终于止泣吞声,扭头看向天子。

却不知是天子御驾亲征、连战连胜给他带来的心理作用还是什么,只觉天子的背影比记忆中更加宽阔、挺拔、伟岸了。

而天子口中之语,听起来似乎是说他这败军之将可以活命,可他却没有生出丝毫侥幸之心,而是身形再次一颓,脸上悔恨之色更甚,眼泪再度流了下来,却是无声。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