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格格党>都市小说>三国:王业不偏安> 第103章 吴侯勉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3章 吴侯勉之(2 / 3)

华歆听到这,又抬起头:

“陛下的意思是,那诸葛亮与刘禅过去这五年,故意在天下人面前演了一出弱君权臣的戏码,就为了今日北寇?”

曹叡犹豫再三后徐徐颔首:

“不然呢?倘若不是错估了诸葛亮刘禅君臣的关系,低估了诸葛亮之能,我大魏应付起来如何会这般仓促大意?

“而倘若不是低估了刘阿斗之能,大将军如何会先胜后败,丧身殒首?右将军与骠骑将军又如何会接连去施奇袭之策,最后又都以失败收场?

“不能知己知彼,乃兵家之大忌,刘备当年败于陆逊之手,难道不正是如此?”

听到此处,刘晔、辛毗、华歆三人皆是陡然沉思起来。

尤其刘晔,他当时就极赞同大将军曹真乘胜追击,直接逼死刘禅这穷寇。

正如当年太祖皇帝从张鲁手中夺下汉中后,他力劝太祖继续举军南下,一举平定蜀中一般。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却是没想到,大将军会输。

然而即便如此,他彼时也仍不觉得大将军之所以败亡,跟伪帝刘禅有什么关系。

多半是赵云之策。

可现在大魏一败再败,伪帝刘禅仍能胜而不骄,甚至还能压制手底下将士也胜而不骄,不中司马懿诱敌之策,足说明他先前确实都小看刘禅了。

出神之间,天子的声音再度把他拉回了这座建始殿。

“今我大魏之败,败于小觑了诸葛亮、刘禅,败于关西无备,此朕之失,何能归咎推责于为国死命的将士?”

曹叡这也算是小范围内下“罪己诏”了。

关西之败与他这位大魏天子的大意脱不了干系。

他不能真下“罪己诏”,会有损天子威权。

也不能将失败全归咎于曹真、张郃,会显得他“凉薄寡恩”。

只能以退为进。

我先罪己,你们这些骨鲠之臣就不能再来罪我了。

刘晔当即站出身来,拱手道:

“全由关西无备,乃使蜀寇猖狂。

“然臣以为,此非陛下之失,亦非将士之失,罪在我等大臣。

“我等食陛下之禄,却不能忠陛下之事,未能时时提醒陛下,当严备关西,提防蜀寇,才致有此大败,实在难辞其咎。”

听到刘晔此话,华歆、辛毗二人也皆是站到刘晔身后,随之附和了起来。

曹叡心里一松。

可不是嘛,你们天天劝我不能干这个,不能干那个,就是从来没人劝我要严防蜀寇,如今败军,难道你们就一点责任也没有?

此事很快翻篇,曹叡把另一件事甩了出来,道:

“对了,南线来报,孙权亲率大军数万溯汉水北上,要来围攻襄樊,不知诸卿可有破敌良策?”

对于此事,刘晔早就就收到了消息,此刻想也不想径直道:

“陛下,孙权北寇襄樊,不过是惩水师之利罢了,一旦上岸,就没了七成气焰。

“加之孙权无德,东吴诸将一盘散沙,各欲保全部曲,守成有余,进取不足。

“臣料吴贼必挫于襄樊坚城之下,或有自破之势,诚不足虑。”

曹叡拉起嘴角笑了笑,想问万一重蹈了小看刘禅的覆辄如何是好,刘晔便又建策道:

“陛下,非是待其自破,而是南方湿热,我大军每下江汉,则必生瘟疫,实在不宜举大军前往。

“不如简选精锐,募集先登,广宣号令,一则示守军援军已至,二则示吴贼以必攻之势。

“复使贾豫州遣轻骑日夜扰之,以细作诈称大司马将与贾豫州举军十万来援襄樊。

“再潜以大司马大军出于合肥,攻贼濡须口之东关。

“凡破敌之策,必扼其咽喉,捶其腹心,夏口、东关二地,正是吴贼之心喉。

“吴贼以为我大魏不习水战,所以敢散居东关,五里一军屯,每屯不过百人,却不知我大魏这几年水师已练,战船已备。

“而孙权既领大兵在襄樊,东关必然空虚,大司马乘其虚而击之,则如神兵天降。

“东关一旦得胜,襄樊吴贼必远遁而走。

“纵使不胜,也能使吴贼投鼠忌器,遣夏口武昌水师往东关支援。

“如此,可再命大司马别遣一军支援江夏太守胡质。

“以水师入江,与吴贼战于夏口,直指吴贼武昌巢穴。

“胡质曾在江水大败孙权,孙权将士家小半在武昌,一旦闻听大魏兵临武昌,定然会想起当年吕蒙袭夺江陵得关羽家小之事,军心必乱,孙权必惊惧而退。”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