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修脸色为之一变,急是向曹植暗使眼色。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曹操有南征的意图,你不迎奉便罢,还唱起了反调,这不是找不痛快么。
曹植却无视杨修暗示,一脸凝重的拱手道:
“儿臣于敌营之中,亲眼所见,那萧和文才惊世,十倍于儿。”
“儿臣想这世上,怎会有既智计超凡,又文才冠绝天下之人?”
“这个萧和,必不是凡人之躯,定如传闻中那般,乃神仙降世!”
“若非如此,他如何能在短短数年间,将刘备托扶成雄踞南方半壁的霸主?”
“儿臣以为,刘备有这样的神人辅佐,纵然我们有百万大军南征,只怕依旧会重蹈覆辙呀!”
曹植这番话出口,所有人都震惊了。
就连曹操,也是嘴巴微微张开,一脸难以置信。
自己这儿子虽样样不行,但论及文才,曹操都要自叹不如。
所有人皆知,曹植文才冠绝天下!
可曹植竟是声称,萧和的文才,十倍于他!
萧和神机妙算世人皆知,可其文才还能惊艳到令曹植都甘拜下风,这众人还是头一次听说。
曹丕亦是惊疑迷茫的看向曹植,猜不出这位弟弟,在被俘期间到底经历了什么,竟会对萧和恐惧到如此程度。
甚至恐惧到,只因一个萧和,就不顾惹恼了曹操,公然反对曹操南征。
“危言怂听,一派胡言!”
震惊过后,曹操却一拍案几,怒道:
“那山野村夫纵然诡诈多端,终究不过是血肉之躯,什么神仙降世,皆不过是荒唐愚蠢的谣言!”
“那些目不识丁的百姓轻信便罢,你身为孤的儿子,饱读诗书,竟然也会信这等鬼神无稽之说!”
“你是为大耳贼所俘之时,被那山野村夫灌了什么迷魂汤么,怎会对他如此畏之如虎?”
曹操本就恼火于曹植被俘的耻辱经历,自将他换回之后,念着他吃过了苦头,就一直没有斥责。
此时却是忍无可忍彻底爆发,劈头盖脸的对曹植一通怒斥。
曹植眼见曹操不听,急欲再劝。
“你住口吧!”
曹操却打断了他,拂袖喝道:
“你休得在这里胡言乱语,乱我军心,先回自己府里好好给孤面壁思过几日,今后这军国重事,你就不必再参与商议!”
曹植哑然。
本意是为曹魏江山忠言劝谏,却不想被曹操如此当众怒斥,还直接要赶出去。
此刻曹植是心灰意冷,只得摇头一声叹息,拱手默默告退。
眼见这“怂包”儿子退下,曹操这才松了口气,目光转向了一直沉吟不语的曹冲身上。
“仓舒,你以为孤是否当尽起倾国之兵,再次南伐大耳贼?”
曹冲迟疑一下后,拱手道:
“父亲,儿以为二哥与四哥的话,皆有其理,父亲当伐又当不伐。”
曹操一愣,没听明白他什么意思,示意他详说。
“四哥说不可轻伐刘备,儿其实是赞成的,但原因却不是因为畏惧那萧和。”
“今刘备已一统南方,西有宛城之固,东有淮水天险,三州士民已附,其根基已然稳固。”
“而父亲建魏,刘备立楚,天下之势已非当年诸侯混战,而是进入到了南北对峙阶段。”
“儿臣以为,这个阶段,想以摧枯拉朽之势讨灭刘备已不现实。”
“现下比拼的,更应该是国力!”
曹冲指点江山,洋洋洒洒的剖析着天下大势。
曹操微微点头,若有所思。
“我魏国雄踞中原,父亲手握两河膏腴之地,户口田地兵源皆远胜于刘备,底蕴自然也远胜于伪楚。”
“儿臣以为,只要我们稍加休养生息,用不了数年时间,国力便可增涨恢复到对伪楚形成辗压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