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格格党>其他类型>从满眼红名开始> 第259章 玄幽局势,创业团队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59章 玄幽局势,创业团队(3 / 8)

后者则是负责各种杂事的仆从。

供养这个屯驻点所需的日用消耗,从人到马,一应物资消耗,都由这处千人规模的沙民聚落提供。

而这些仆从之中,一大半也都来自这个沙民聚落。

在外人看来,这似乎是个苦差。

可根据扎络的讲述,这却是许多沙民苦求而不得的美差。

虽然,这会遭受许多羞辱,有被人随意打杀的风险,却也有获得修炼的机会。

甚至,放眼玄幽二州,还每年都有仆从成为正式的玄幽骑手的事例存在。

这机会虽然极其渺茫,却已经是沙民够得到的、机会最大的“登天之梯”。

对这个沙民聚落的情况有了大略的了解后,耿煊返回玄青海岸边,继续北上。

这一次,只是北行了三十多里,便又遇见一个屯驻点。

一番探察之后,规模比刚才那个还略大一点,马厩中玄幽马的数量,又二十五匹。

屯驻点的总人数,也比上一个多了近二十个。

其原因也很简单,负责供养这处屯驻点的沙民聚落比刚才那个更大一些。

无论是草场的范围,还是沙稞种植的面积,都比上一个聚落更大,沙民数量也更多。

因为这个原因,这个屯驻点的规模也就相应更大。

耿煊继续动身北上。

短则间隔三四十里,长则间隔七八十里,总能发现一个个临湖而建的屯驻点存在。

这些屯驻点的规模,有大有小。

少的定点驻守的玄幽铁骑数量还不足二十之数,多的玄幽铁骑的数量有四五十。

这完全取决于附近的聚落或者部落的规模大小。

通过这样的办法,董观自己不费一钱一粮,在玄青海沿岸,就养活了超过三千之数的玄幽铁骑。

且这些铁骑如珍珠般绕玄青海屯驻,无论是沿着湖岸快马接力,还是借着每处屯驻点都有的小码头驾船横渡玄青海,都能快速实现玄幽二州之间的信息传递。

让玄青海这个横亘在玄幽二州之间的巨湖,不仅没成为隔绝两州的阻碍,反而成为了一个沟通两州的信息枢纽,兼养兵之地。

唯一的弊端,就是玄青海周边可供人类生息之地过于分散,面积都不是太大,这也使得依靠这些异族部落、以及沙民聚落供养的屯驻点过于分散。

不过,以董观对玄幽二州的掌控力,以及玄幽马的速度,这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除此之外,耿煊还另发现一个有趣的地方。

看似随意分布的异族部落和沙民聚落,其实也是有规律可循的。

范围更大,更丰饶的生息之地,屯驻点供养的玄幽铁骑数量超过三十的,人均生存状况稍好一些的,无一例外,全都是沙民聚落。

相反,范围更小,更贫瘠,屯驻点供养的玄幽铁骑数量不超过二十,人均生存更艰苦的。

无一例外,全都是异族部落。

而屯驻点玄幽铁骑数量在二三十之间的,则只需要看沙稞种植面积与牧场面积,基本就能断定这究竟是个异族部落还是沙民聚落。

种植区更大的,便是沙民聚落。

牧场区更多的,则是异族部落。

这显然是有意的安排。

从这些隐约显露的端倪中,似乎可以看出,普通沙民的生存状况,会比普通异族人的生存状况更好些。

可事实却恰好相反。

明明人均更富裕的沙民聚落,普通沙民的生存状况,反而更糟糕。

原因也很简单,同为“五帝苗裔”,被董观视为更亲近的“自己人”,也更愿意予以重用和更多机会的沙民聚落,贫富分化更加严重。

而那些异族部落,人均所得或许更少,虽然也有贫富之别,但贫富分化远没有沙民聚落那般严重。

面对这个稍微有些反直觉的事实,只是稍微想了想,耿煊就明白了其中原因。

董观视这些沙民为“自己人”,甚至愿意向他们提供“登天之梯”以作激励。

而他也需要这些沙民聚落为他提供稳定的资源供养军队,这是董观统治玄幽二州的基本盘,“铁票仓”。

正因为这个原因,聚落中的首领,以及其他提前占据更高生态位的权势者们相信,需要一个稳定基本盘的董观会是他们的靠山。

所以,他们只要能满足董观的需求,并保证聚落的整体稳定,坚定的拥护董观的统治,那无论他们对下压榨得多狠,他们都不需要有任何担心。

忍无可忍的沙民想要造反?

且不说他们有没有这能耐,便是敢这么做,董观也会狠狠收拾他们。

事实也确实如此。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