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第96章
这种真的要说起来,往小的说其实算是后院争斗的,有用那是仅限于在那个层面的有用。
实际上真想要压着,那翻出来的也只是一点水花。在完全拉偏架的时候,手段心计,在这时都显得苍白无力了。“端本宫那边规矩松还是散了些,太子妃抱病身体不便,让人去慈宁宫说一声,以免再闹出来今日的事来。”
康熙语气有些冷。
“该听话的时候不听,不该听的时候,倒是听进去照做了。”不是愚蠢就是装蠢。
这种突发状况本不该发生。
太子妃让过来,就真的听话跟过来了。
一开始就这么听话,让走就直接听话的走人。不堵着那里不走,还能有这些事。
着实不该!
在康熙看来这是根本不应该犯的错。
当时挑侧福晋的时候,康熙就避免又挑到太子妃那样的。到时候再来两个这样的后院不宁,太子哪能省得心了,可都认真看了。就防着又来石文炳这样的,养出两个极端似的闺女出来。所以首先性情就是温婉,家中从小就培养的,学规矩那些也表现不错的。免得还得临时补救的,而且临时补救为不定能掰回来。也再三确认了,可不是为了添堵的,这才敲定了。结果现在进宫来第二天就这样。
太子妃规矩不严,不懂,你们也跟着不懂起来了。先前学的那些都到了狗肚子里了不成。
“是,万岁爷。"梁九功小心的应着。
这就跟主子犯了错,那奴才没有及时的劝着一个理儿。没有劝,劝了但没劝住,都有错,就是这个理儿。在毓庆宫惹恼了太子妃之后,直接拿出刚才程佳侧福晋那样识时务的态度出来。
还能平不了太子妃的怒气。
非要到了这里才知道了,无非就是看清形势了,这才知道低头了。太子妃那里的嬷嬷,不是很顺利。
后边赶着敲定两个侧福晋的时候,万岁爷不想冒出来三个太子妃那样的。也特意派了嬷嬷。
毕竞当时,太子妃就不是个柔顺谦和的,那总不能两个侧福晋也一样了。所以嬷嬷那反馈回来的,可都是表现得相当不错的。毕竞这些个得进宫选秀的八旗女子,家族为了以后,也考虑得更多,那从小培养就不能少。
石大人,石大人的那就是放心太早了。
也是,本来以为是淑妃会是未来的太子妃,这样小女儿也就不用太抓这些。毕竟出了个太子妃,小女儿最多也就是嫁到宗亲子弟那里的。也不适合当其他皇子的福晋。
再照着淑妃那样培养的,规格拉这么高也图不了什么还辛苦,也就娇惯了止匕
太子妃那什么性子也是就在那里了,人本来一开始就不是从小照着太子妃那个标准培养的,就是阴差阳错的。
成婚后,太子爷又护着,身子又是个娇贵的,也要求不了她太多了。这,就是问题所在了。
同样的错误,有人能犯,有人不能跟着犯。前者那是人家一直就这样的,成婚后连太子爷这个做夫君的惯着,也总还有兜底的在。
后者跟着犯,有什么,能一样情况,能落着什么好了。不信邪,来一回就明白了,不是谁都能行的。这端本宫的那些人,要有一阵子日子不太好过了先前太子妃没怎么管过端本宫的事,待遇这些没苛扣,也没有请安立规矩这些。
主殿空着这端本宫可以说也没一座山压着。除了没有恩宠,养着这些人日子其实倒也不差的。这可比后宫的一些人,那是两样都没有还得苦熬的日子,才是真难过了。皇太后虽然不管后宫事,只含饴弄孙,但辈分身份都是摆在那里的。只是不会随便插手儿孙辈的事。
人是老了,但不代表不会那些了。
本来是在放养,现在要有人来紧紧皮了。
这个坏人还不用太子妃来当,也是暂避风头,但风头过后,还能省心不少。“再让人送些食补的东西去毓庆宫,情况若是不好,就让先前负责的御医去一趟,看能商议个什么法子出来给好好养一养,不拘什么,取用就是。”梁九功应下,这也是挺有必要的,可不得仔细养养的,御医也算是有经验了。
送个东西过去表示一下,也能显出了在事儿上的态度了。要不然还以为太子妃这病了是另一种被迫抱病"呢。康熙垂下眼帘,语气平静,“在家中时还养得好好的,没道理让人以为是紫禁城的风水不好。”
“是,奴才这才就让人去办。”
梁九功也不磨蹭,见万岁爷没有别的吩咐了,就退出去了。出来的时候,面上虽然还是一贯的表情,熟练的吩咐人办事。看着还是平时那样的处事不惊,直接笑出褶子的表情,都焊死在了脸上了那样。
实际上,刚差点就表情不对了。
万岁爷这后边忽然来一句解释似的话,听得梁九功那是,脑子觉得不对劲。但是面上深以为然的割裂反应。
这,不能是解释给他一奴才听的吧。
哪里需要啊。
就是不需要却还是说了,就有点不对劲了。但梁九功面上是一点没敢表现出来不对劲的。因为只要一细想哪里不对劲,直觉就是危险警告。这种面对危险的及时察觉和灵活变通,简直是刻在了梁九功这总管生涯了。所以梁九功下意识的面上条件反射的表现出平时的那样,没有露出异样之色。
就连出来了也是一样的,没有什么多余的松一口气的表情反应。慈宁宫那边,皇太后向来是很佛系的,不插手任何后宫事务,只含饴弄孙。但在很多事上,也都是和皇上是一个立场的。从不唱反调,这也就让这母子关系在明面上是很融治。皇上也是个孝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