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格格党>其他类型>一篇女扮男装科举文> 前倨而后恭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前倨而后恭(2 / 2)

学!都学起来!

陆九思,你有想法来御史台吗!

眼见着乌鸦们那一副看一大块无主好肉的样子,其他官员皆是嘴角一抖。御史台……后面不会真的变成《阿房宫赋》的模样了吧?不要啊!

是,他们是会对官家开孢,但比起官家,他们平日里更多的肯定是盯着和他们同朝为官的人啊。

应益之一个没拦住,兄长已经从他身边蹿了出去,走到那陆九思身边,颇有些唏嘘:“九思,论胆色这事,我真的拍马都赶不上你。”他也只是想着抨击官家浸淫奢靡之事,败坏祖宗基业,非明君所为,哪里像陆九思,明晃晃一句:“你建宫殿是想像秦始皇那样十四年就亡国吗?"砸在在场所有人头上,别说官家被骂蒙了,他们也要被骂蒙了。陆安瞥了应劭之一眼。方才她情绪激烈之下,调动了全身的气力,如今精神一松,倒有些有气无力了:“如今只希望,我这胆色能起到用处。”“定然可以。“应劭之大大咧咧:“我方才都看到官家………陆安轻咳一声。

应劭之顿了一下,反应过来自己不该在大庭广众下议论官家,连忙闭嘴。应益之望向陆安的眼睛里,满是感激。

官家或许对陆九思是虚心纳谏的,但对其他人可不一定。万一正好就戳中了官家那敏感易怒的那一面,他哥就是考过了省试,说不定也会被官家收拾收拾,丢去什么贫瘠州府当地方官。

“陆九思!"范奇这位御史中丞也行了过来,从来没有人看到过御史台这位长官如此激动的模样:“你……你们这些年轻人真是一代比一代强啊,想来汉之汲长孺,唐之魏玄成都要欣慰后继有人了!”陆安行了一礼,道:“台长谬赞了。”

便有更多的人围了过来,与陆安攀谈,与陆安聊事,似乎一夕之间,她便从虽有名气,却少有人问津的新秀,成了炙手可热的人。甚至在陆安归家后没多久,有人送来了名帖,希望能上门拜访陆九思。“哇偶!"应劭之从陆安手中抽过这份名帖,由于光线太亮,金粉太闪耀,他的眼睛不由得眯起:“看看看看,大理评事,正八品的官员啊,都给咱们九思送名帖了。还是陆家旧交呢!”

应益之也难得毒舌了一次:“还备了礼单,单独的一份,正正经经送上门。”

应劭之:“哎呀,益之,虽然九思来京师月余了,都没见一个官员送帖子,连自家宴会那种帖子都没有,完全不念与鸣泉先生昔日同朝为官的情谊,如今看九思明显简在帝心,当众作《阿房宫赋》,官家也没有大怒,反而虚心心自省,事后还赏赐了九思,他们这才纷纷送名帖、送拜贴、送请帖、送礼单,但你也不能暗示他们之前不正经啊。”

应益之冷笑道:“前倨而后恭,看高不看低,令人发笑。”应益之就是不满,哪怕是《弃婴图》时,来结交陆九思他都不会不满。偏偏是在《阿房宫赋》之后,在确定官家不会对陆九思发难,确定陆九思必然会青云直上后,那群杏无音讯的“陆家旧交”迫不及待来交好,实在令他厌恶。一一这些人,到底把陆九思当成什么了?!陆九思为百姓发声,以自身前途与性命去棒喝官家,岂是这些势利小人能攀附的?陆安笑着瞧了应氏兄弟一眼:“入了官场便是如此,许多事情都当难得糊涂。”

然后,她便要去接待这位大理评事了。

“评事光临,实是令此地熠熠生辉。”

那位大理评事面带笑容,十分亲切:“九郎客气了。你家二哥还唤我一声叔呢。”

啧啧。二哥。叔。

陆安也是面带笑容,将人迎进门,慢悠悠地走向大堂。“二哥确实与我讲过评事。我来汴京时也想去府上拜访,只怕评事事务繁忙,不好去打扰。”

“唉,我也不怕九郎你笑话了,年节时分,大理寺多事,御史台那群乌鸦又快到评比时候,一个两个盯着各处官员有没有犯事,尤其盯大理寺。我还被参了一本。这才不敢早早接触贤侄,直至今日才上门相看。”“啊!那群乌鸦实在可恨,有个风闻奏事的特许,便四处扑杀官员。二哥可是和我说了,大人是好官,仁爱百姓,绝不让手下有冤假错案,还让我有事定要来寻大人,他与你最为亲热,最知大人为人。”“二郎竟是这么说我的么?实在令我汗颜。我哪有二郎说的那般好。”“哪里哪里,大人分明是……

两人越走越远,渐渐走进堂上,徒留假山后,探头出来的应氏兄弟满脸敬畏。

九思这真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啊。应劭之:“虽然我不认识九思二哥,但我敢保证,九思二哥绝对没有提过这人。要不是请帖上有人名,九思可能都不知道他叫什么。”应益之:“是……”

应劭之:“是……”

两人对视一限,对官场升起了说不清道不明的一种古怪感。大

陆容、陆寰、陆沂舟这三个陆家的人开始忙碌了起来。“好多请帖送过来啊。”

“我们该备多少礼钱比较合适。”

“往日里家里备多少?”

“不知道,我等以前哪里关注过这事。”

“而且一年过去了,谁知道汴京还有其他地方的钱货变化,往年送的礼按如今的价格算,是便宜了还是贵重了。”

“我算了一下,大致需要……

至今日起,陆安彻底用《阿房宫赋》敲开了汴京九成官员的大门,开始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