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格格党>其他类型>一篇女扮男装科举文> 陆安讲课,百姓旁听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陆安讲课,百姓旁听(1 / 1)

第95章陆安讲课,百姓旁听

陆安自认自己只是一俗人,自穿越以来时时小心,处处算计。正如此时此刻,她从乡间教书回归,陆十五郎已做好饭食盛上,那饭食很是用心,是陆安提过一嘴的。

先把鳝鱼去骨切片,鳝骨煲汤,那汤熬得咸鲜醇浓,白若牛乳,然后再拿这汤来蒸饭,汤的鲜香完全渗入米粒之中,那米一粒粒的,珍珠那般又白又圆润,瞧着就让人十分有胃口。骨头煲汤了,还有鳝肉,这鳝肉的处理也得心细手细,需得把它拆成肉丝,拌了调味料,等饭蒸熟后开锅放进去焖熟。桩桩件件都是麻烦事。

但十五郎自始至终都没有抱怨过,面对陆安时,嘴角上总是带着窝儿。陆安看到那些饭,哪怕吃着其实没有十分欢喜,却从不会吝啬于感谢和夸奖,每次夸奖,陆十五郎嘴角边的窝儿都会陷得更深。而油烟吸多了,对人的身体不好,陆寰今天已经好几次控制不住地在陆安面前咳嗽了一-尽管他每次都会把头扭开。

他咳嗽了几次,陆安便开始关切地看着他,对他的咳嗽表达了关心心和关怀,还嘱咐他记得休息几天,不要那么累。陆安这么一关怀,直接把人关怀得心头暖暖,言道自己不累,只是被烟呛到了,问题不大。

待人退下后,陆安低头看了看这鳝鱼饭,对于权力和高位者又有了很深的体会。

一一身处高位,她甚至不需要去对陆寰说:油烟太大了,对人身体不好,你还是别进厨房了吧。

这些话其实才是最根本,最能体现在意对方身体的地方。但她只是关心两句,叮嘱两句对方好好休息,对方便会感动无比。如果再送些治疗咳嗽的药材…陆安顿了一下,喊来人到药市买些润喉止咳的药材送去给陆寰,再为他请个大夫,陆寰收到药材,见到大夫,眼眶一下子就红了,待大夫为他诊了脉,低头开方时,他探身凑到来看望他的陆二郎耳边,说:“看,我说什么来着?我就说跟了九哥不吃亏吧?他面热心也热,心里记着我们呢。”陆寅点点头:“他是君子,这点我确确实实不如他。”大

庚娘高高兴兴地回了家,大声说:“严郎!严郎!你快来看,我今天从九郎君那里学到了什么!”

严英弟听到声音,连忙走出来,手里还拿着油壶,明显是在做饭。“啊呀!"他笑:“那好心的郎君又教我们东西啦?”庚娘看向他手里油壶的口,从口里看进去,明显能看到油位不对,脸色一变,风风火火走过去,拍了一下他的手臂,也没用力:“哎呀!你这个败家子!你咋用那么多油啊你!”

严英弟茫然道:“多吗?没有啊,我只放了一勺。”“一勺?“庚娘柳眉倒竖:“一勺还不多?你放油时,要像往田里撒种一样,细细地撒,让菜沾沾油腥就行了!每次都倒一勺,日子还过不过了。豆油是便宜了,可现在家里除了要养人,还要养几只小鸡,先省着,等鸡大了,能生蛋了,咱们就可以痛快吃油了。”

严英弟笑着点点头,眼睛炯炯发亮望着庚娘:“娘子,你懂的真多。”庚娘现在从身到心都很舒服,她推了推人,催促他:“你快去做饭,做完了我给你看我今天学的好东西!”

很快,饭就做好了,庚娘便也开开心心用树枝在地上划拉,给丈夫和两个女儿展示:“你们看!这是壹!这是1!一根棍子的一!这是贰!这是2!鸳鸯成对的二!”

她把四个数都依样画葫芦画了出来。

丈夫震惊道:“庚娘!你会认字啦!”

大娘二娘拍手,鹦鹉学舌:“认字!认字!”这两个字从唇齿间滋出,飞落在泥土间,被那树枝搅搅滚滚,带起一阵烟尘。

烟尘里,庚娘感觉自己身体轻飘飘的,好像要随着风飘飘拂拂起来了。“也不算认字。“她羞涩地说,却又自得地笑:“只是我把它当图画记下来,照着描。其他人都没有我描得准,记得多,九郎君还夸了我,还给了我三十个铜板,说是学得最快最好的人的奖励!”

严英弟和严大娘严二娘又是一阵惊叹一阵夸,庚娘更觉得自己要飞起来了。她迫不及待地展示:“我还学会了一些算账的法子!你随便说两个数!我都能算!″

严英弟就随便说了:“七百和八百。”

庚娘摇头晃脑。

“我们有八百个铜板,要花七百个铜板去买种子,百是第三个,一二三,这里填个八。不过我还没有学到八这个字,我画八根棍子来代替。”“九郎君说,如果只有一个数字,那剩下的空位就填零。就是八零零,八百。七零零,就是七百。从八个棍子里拿走七个棍子,只剩下一个棍子,就是一百!我们还有一百枚铜板!”

严二娘瞪大眼睛,觉得那个九郎君教给阿娘的东西好有趣好好玩啊。严大娘追问:“娘!娘!为什么那个零不用拿走啊!”庚娘回答她:“九郎君说了,零就是蛋,两个蛋一撞,都打碎了,就是什么都没有,没有就不用拿走东西!”

“喔!!!”

一大二小听得津津有味。

就这样,他们喜滋滋地玩着这个数字玩了很久,知识也就无声无息记进了他们脑海里。也许哪一天,在需要时,这些种子就能生根发芽,成为庇护他们的大树。

而陆安的大树早已长成,无时无刻不在庇护她,也在庇护她人当部分学生扭扭捏捏地提出“先生,你平日里讲学能不能讲得更简单一些,之前有的地方我们没有听懂"时,陆安轻松地点头。她的学识,她见过的先例,可以轻松支撑她做到这样的事情。

于是,学生们发现,自家先生接下来的讲学越来越通俗易懂,越来越深入浅出,初时还在摸索,后来已经能如同闲话家常一般,将一些道理和知识讲进他们耳中。

还没等学生们欢欣鼓舞,便惊觉一一有人要来和他们抢先生了!陆安把课讲得通俗易懂的第一天,仍只有她自己的学生来听课。陆安把课讲得通俗易懂的第二天,陆陆续续有其他士子文人来蹭课。陆安把课讲得通俗易懂的第三天,蹭课的人已高达一二百人。陆安把课讲得通俗易懂的第四天,竞然有了不少贩夫走卒站在一旁听,他们带着瓜子,带着水果,把这当评书、说书来听,学生们本要怒目而视,见陆安并不介意,反而对百姓和颜悦色,便也不好多说什么。到了第五天,陆安一场课,百姓占比竞可高达听课人的七成。令房州读书人骇然。

他们没有听过什么《易中天讲三国》,也没有见过《明朝那些事儿》,尽“这二者都因为夹带私货令人诟病,但不可否认,它们都是能把绕舌知识讲得十分浅显有趣的佼佼者。

陆安融合了两家优点,自然引得百姓趋之若鹜。如此,便有某些高贵的读书人不满了,前来喋喋不休:“九思仁善,可百姓不识圣人言之尊贵,听课时每每吃零嘴,与左右闲聊,如此非是求学之态。”陆安回道:“我非圣人,从我口中所出之言,非圣人言,不必拘束百姓。”提议之人瞠目结舌。

陆安又道:“若你将之当作圣人言,那便是心有圣人。心是你自己的心,你且约束自己言行便是,管天管地,还管上他人心中所想作甚。”陆安同窗禁不住窃笑。

看来九思近来待人过于温和,竞让人忘却了他昔日的锋芒。犹记过往每逢挑衅,他模样温和,言语含笑,却是字字珠玑,反击犀利,直教人哑口无言。

这人可是赵提学亲口认证的外方内圆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