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格格党>其他类型>一篇女扮男装科举文> 陆安教农人学数字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陆安教农人学数字(1 / 1)

第94章陆安教农人学数字

九郎君说大闹天宫说得高兴,农人们便也听得高兴,听到热血沸腾之处,就见九郎君拿起酒碗喝了一口,笑道:"不行啦,不能再说啦,口累。”农人们便央求着她再说一点,再说一点。陆安便又说了一点,如此推拉了两三回,陆安便表示真的不能再说了,农人才遗憾地停下恳求。陆安举杯环顾四周,语气温和带笑:“我之前听大伙儿说,前些年百户村东头那三十亩坡地,就因着引水不及时误了秧期?”便有农人点头,操着一口浓重口音的乡土话说:“是啊,那时候把人急得呦…但再急也没用,人抬水要走路,要时间,要力气,没有力气就走不动道喽,路太长,来回走也走不了几趟。”

旁边还有农人接话:“还要爬坡。九郎君你不知道,挑水爬坡特别费劲,爬上去后,一桶水还能晃没半桶。”

这浇不上水的苦啊,就像钝刀子割肉似的。感觉好像有点希望吧,其实又没希望,但你要是放弃了不去挑吧,又舍不得,总觉得,万一呢,万一撑一撑就能浇完呢?

陆安说:“我这儿有个好东西,你们可要随我看看去?”喝高了的农人顿时起哄着,说既然是九郎君都说的好东西,那肯定要去了。于是一行人热热闹闹地出发,来到了陆二郎做的高转筒车面前。一看到这架筒车,不少农人的酒直接醒了,不需要陆安介绍,这些地里刨食的人一眼就能认出这个东西的价值。

“这车…这车能把坡底的水送上坡地!”

有农人本来手里还抓着一个大猪肘子在嘴里啃,看到这辆高转筒车的那一瞬间,他直接把猪肘子摔落地上,人冲上去,下意识想碰,又猛然醒过来,回头问陆安:“九郎君,这是我能碰的东西吗?不会要赔钱吧?”陆安道:“这物件是我找人打造的,随便碰,不碰坏就不需要赔钱。”农人们对九郎君的话深信不疑,立刻团团围上去,对着高转筒车又摸又碰又咂嘴,连声说:“好东西,好东西嘞!”陆安:“这物件比较金贵,这轴这轮都得用上等料子。”农人们齐齐应声:“当得!”

陆安:“我想在所有难运水的田地坡脚下修这么一辆高转筒车。”“啊!“农人们惊诧回头,舌头却好似一下子打起了卷儿,说话都不利索了:“郎君……郎君你的意思是……”

陆安把话说明白了:“我的确想出钱做这高转筒车,可又怕大家伙随便糟蹋,不出两月准得散架,到那时候,我若在房州还好,还能出钱修筒车,可我快要去汴京赴考了,哪能一直留在这儿呢。”农人们得知陆安是在忧心这个,连忙赌咒发誓,说一定不会糟蹋。陆安又道:“我自是相信乡亲们的。”

这时候称呼一换,明显更亲近了些,农人们听到这声"乡亲们"心情都激动了不少,看陆安的神情都带上了看自己人的味道。陆安露出亲切模样,缓缓道:“所以,这高转筒车的使用该收水费。谁家交水费谁家可以用,若不交水费,便堵了他家的田。如何?”“水费我也不收多。"陆安报了一个数字,那确实不是一个高昂的数字,有农人听了之后,眼睛睁得大大的,好似闪着光,嗓音也很激动:“九郎君真的只收这个钱?”

陆安点头,又道:“我何尝骗过你们?”

九郎君的信誉早就立起来了,一口唾沫一个钉的人物,说送新式榨豆油的方法,那就绝对是送的,一枚铜板都没有多要。农人们一咬牙一跺脚,第二日就把钱带了过来,都是一些乱七八糟的钱,或是有缺口,或是又黑又脏,但都是他们的家底。他们信任陆安,才把活命的钱都掏出来了。

陆安没有辜负他们的信任,她当着众人的面把钱一枚一枚数清楚,谁给了多少都记了账,念给他们听。农人们不晓得九郎君为什么要这么做,只是局促地听着。

待最后一枚铜板丢入瓮中时,九郎君看着他,看着他们,认认真真地说:“这钱不是我的,是公家的。”

他们就听不懂了。

这钱他们不是给九郎君了吗,怎么就不是九郎君的了?然后九郎君又跟他们说了一些话,他们听得半懂不懂,只大致知道,以后这些钱会记起来,有多少钱,花去哪里也会记起来。这笔钱只会花在田里,他们如果需要这笔钱,可以来借,也要记起来,利息不高,只收二分。约摸是借一贯钱,一年后除了本金外,只需要再还一百八十五文钱即可。借钱这个说法一出来,立刻让农人们PTSD了,个个都想到了青苗法,一句詈骂就条件反射要脱口而出了,又想到面前人是陆安,硬生生把骂声吞咽了下去。

只是大伙儿左看右看,不太敢接话。

几息过后,是那些被陆安亲自嘉奖过的农人壮起胆子问:“那我们不需要借呢?”

陆安道:“不需要借自然就不借,如此还能省些钱财一-这水费是有数的,用完就没了。”

众人松了一口气,其中有几人错落地喊:“好!如果是九郎君你说的,我们信你!”

声望竟已至厮。

陆安又说:“光是信我可不够,你们还得监督,这是公家的钱,大伙儿的钱,你们再是信我,往后我去了汴京,找旁人来代我收水费,你们也信那个人吗?”

农人们面面相觑,便问:“那该怎么监督?”陆安说:“我教你们看账本吧。”

黑板不是什么很难的工艺,粉笔更是简单,陆安很快就搞齐了这两样。她先在黑板上写了个“壹"字,底下排排坐的农人们,不论大人小孩,看到这个字已然呆了。

“这个字念一,一二三四五的一。我知道这个字对你们有些难,它先放在这儿,来日你们把它当图画记就好了。我们又不是一定要学怎么写,只要能认出它是一就行。”

陆安不想打击这些农人的信心,立刻就在壹旁边又画了一个1:“你们再看这个,这个也是1,它就像一条棍儿,一条棍,一,这个可以记住吗?”底下人猛点头。

这个容易!这个可以记住!

陆安便道:“以后我记账,会把两个一都记下来,你们看到1旁边是壹这个图案,那它就没有问题,如果图案不对,那就是有人吞了你们的钱。”农人们更加地猛点头了。

涉及钱财,他们大睁眼睛,拼命去记那个“壹"的图案。“不用急。“陆安说:“后面还有贰叁肆伍,我今天把这五个字都写给你们,你们慢慢记就好。”

随后,陆安就又在黑板上写下“贰"和“2"。“这个′贰’,你看这一枚铜板,二枚铜板,这就是二。同样的,你们知道它是什么意思就行,暂时不用记。然后是′2',它像不像一只鸭子?鸳鸯?鸳鸯都是成双成对的,双和对也是二,所以2'就是鸭子鸳鸯的样子。然后,你们看左边这个′贰’,它这里是不是有个小小的二'?两根棍子,一长一短,一高一矮,成双成对?所以,它就是二,你们往后记住,没有这两根棍子,就不是二。”农人们又猛点头。

听懂了听懂了!感觉好容易啊!原来学字这么容易的吗!而跟着陆安过来的学生们却是对先生肃然起敬。他们也上过蒙学他们还不知道吗,教蒙学的先生就是硬教,让他们记音记字,哪里会如此费功夫,又是想形状,又是说象形。心里也忍不住酸溜溜起来。

这些农人何德何能……他们知道先生有什么样的学识吗?给他们教这个简直大材小用,投石车打蚊子!

为什么他们小时候没有这样的夫子教他们!但凡有一个先生这样的夫子…陆安不知道他们的想法,只是接着教。第一天只教四个数字,还编了个儿歌:“一根棍儿直又挺,二个鸳鸯成双对,三像耳朵分上下,四是旗子随风飘。”儿歌朗朗上口,大人小孩一下子就记住了,一边跟着念,一边用树枝在地上划,不一会儿就记住了阿拉伯数字的1234,大写字肯定还需要一些时间,但陆安有充足的时间和耐心。

她已经把这个农庄当成了自己的实验田。

教会这个庄子的农人一些东西,让他们听自己的指令,并不代表以后就能让天下人也听自己的指令。

但是如果连一个庄子的农人都无法让他们听从指令,谈何改革天下?“我知道大伙儿还不是很明白为什么要学这些东西。”一一我知道大伙儿还不是很明白为什么要遵循新法。“我现在就和大家说一说学这个有什么用。”一一我现在就和大家说一说,遵循新法有什么好处。“今日水费,我收上来四千文,四千,就是一个数字四,和三个数字零。零我还没有教给你们,零很简单,鸡蛋鸭蛋鹅蛋就是零,圈圈是零。什么是千呢,个十百千,从你们吃饭的手往这边数,一二三四,第四个就是千,看往这里填一个4,它就是四千。”

“如果筒车坏了,要拿两千出来修,我们从钱篓子里拿走两千枚铜板,其实就是把四根棍子拿走两根棍子,还剩两个棍子了,对不对?这就是两千。如果谁多拿了棍子,我们一眼就能看出来了,如果别人拿走三根棍子,就只剩下一根棍子了,这就是他偷了你们一个棍子的钱。”偷我们的钱!!!

农人们登时激灵了起来,立刻意识到这个事情和他们的钱息息相关,记得更认真,学得更有劲头了。

学生们也在记。

他们只是一如既往地记录着先生的言行,完全没有把这个事和日后变法,指挥天下民众跟他走联系到一起。

一一当陆子变法后,朝野上下无不惊叹,不知为何旁人变法就会成了地方恶法,百姓心生不满,起义频发,而陆子变法,却能将百姓如臂使指。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