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者说,没办法了,只能赌一把,孤注一掷。毕竞这首登泰山的诗太惊艳了,他们自知比不过。
陆安写完诗,似是停下来在思索了。
其他学子也连忙思考自己要写什么。亦有七八学子上台书写。均州知州看向自己的女婿,示意他也上台。那女婿登台时,看了陆安一眼,心中有些微妙的不舒服。他知道,自己岳父之所以让自己此刻上台,就是避免等会陆安写词时,更多人去注意陆安而不看他。
但他准备的那首词,未必比他陆九思差。
女婿带着满心的不服气,提笔开写:“灵隐漱云响,峰回竹影稠。钟穿暑气翠烟流。”
灵隐寺。
他写的是杭州。
就在他写完上阙前三句的那一刻,他突然感觉到了某种异样。太安静了。
安静到好像只有他的笔尖在纸上移动的声音。不!还有一道!
女婿突地汗毛倒竖,僵硬地扭头,就看到陆安已站他旁边书写。好巧不巧,陆安写的也是杭州。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只这开场,便酣畅淋漓,既点出杭州位置的重要,也道出其历史悠久,最后那″自古繁华"更是点睛之笔。
就像是一桌美味的菜肴,入席的第一道菜素来是筵席脸面,而这句“脸面”,足够令人惊到消声。
说是开门红,不如说是下马威!
反正女婿手指扣紧了笔杆,已然面色一变。陆安没有去看任何人,只是专心下笔。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词有点,有染。柳永这首词,是最典型的先点后染。点就是总特点一一就是那句“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接下来几句,全是“渲染”。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这三句写的是杭州人的住所。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写的是知名地标钱塘江的风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一-居民区写完了,自然要写和百姓息息相关的市场。
至此,上阙已完。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念之唇齿留香。仿佛一架大弩绷紧了弦,蓄势待发,风卷残云一般,连一丝呼吸余地都不给众人,她接着又写:“重湖叠囐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你你……我我……埃!“这句一出,女婿看看陆安,再看看自己的词,实在写不下去了,把笔一扔,索性只看陆安的词作。认输!他彻彻底底认输了!
谁想跟这句"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比词啊!而均州知州直接从椅子上站了起来,浑身血液沸腾。女婿?什么女婿?把这首词献上去,升官了,他要多少女婿没有!私底下把门一关,他女儿就是娶十个,那也没人敢置喙!知州就没见过这么好看的词!
简直像是金粉铸骨,浓朱为肌,“烟柳画桥”、“云树堤沙”,何等的毓秀之地,何等的富贵之乡!
看的他都想去杭州了。
官家看到这首词定然会龙颜大悦!
知州心里一动,决心投桃报李一一
既然对方送了他这场富贵,他就送对方扬名。尽管这首词定然能名扬天下,但还欠缺了一些步入市井时令人津津乐道的东西。
均州知州想到了陆安上山时对的对子。
那对子对得极好,害得他和学正流连忘返,差点忘了今天还有文会。好,他知道该怎么为九思的名声添色了一一天底下还有一地州尊的女婿愤怒外人压过自己风头,特意为难,而后被其不卑不亢,以下克上,更能广为流传,更能引出百姓谈兴的事吗?对了,他身为那个州尊,自然要公平公正,不因私废公,为陆安而非女婿主持公道。
多伟光正,多大义凛然的角色啊!
他想完,陆安也正好把“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最后一句写完。陆安站在这首词前,呼吸轻浅地落到了纸墨上。柳永写最后一句,寓意就是回京城向人们夸赞杭州好景。她写这句也正好适用。因为她被流放前,也是汴京人。在旁人看来,这一句还暗喻着陆九郎想要堂堂正正回到汴京的心思。陆安正思考着自己应当没有出现词意不符合己身情况的低级错误,突听身后一句:“九思诗词的确天下无双,我这有一上联,苦思冥想不得下句,今日见九思才思敏捷,特来请教。”
用词虽不尖酸,但那刻意为难之态,已呼之欲出。陆安转身,看向来人,发现竟然是那均州知州的女婿。而均州知州正皱着眉头看向这边,不知此事是他示意的,为了打压她,还是这女婿自作主张,他颇为不满。
女婿微抬下巴,神色骄矜,却又一派镇定。方才他岳父暗示他去为难一番陆安,让他放心大胆去,关键时刻,岳父自会出来做主。
女婿面露感动之色。
岳父!你对我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