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心即理
赵松年向来是个不委屈自己的人,他也懒得猜了直接问:“你是不是想尝试贯通十二经?”
还没等陆安回答,周边已经接二连三响起“什么?!"的惊呼。然后再次不等陆安开口,就有人说:“提学说笑了,贯通十二经,这怎么可能啊!”
“是啊是啊,赵公你可别害了九郎,本来没这个意思,你这么一说,他解释也不是,不解释也不是。”
“不过我觉得以九郎的才学,十二经很难,但贯通三经应该没问题。许多大儒至少贯通三经。”
“嘶一一大儒?你对他还挺有信心?”
议论四起,大多数人都觉得陆安做不到,也不会去想做贯通十二经这样的事情。唯有赵提学眼神灼热地看着陆安,问:“九郎,你以为呢?”陆安坦然道:“是。”
陆安:“我的确想尝试贯通十二经。”
尽管心里早有准备,但当真实听到那一声“是"时,那一瞬间,赵松年竞有些毛发倒竖。
而火热的议论声也在那一瞬间消失了。
所有人都看着陆安,几乎是目瞪口呆。
也不知过了多久,开始有第一个人摇头叹息:“陆兄,你…就算是要讨好提学也不是这么讨好的啊。
而后就是一道道视线移开。
没有人相信陆安真的能做到贯通十二经这样的事,但他们也没嘲讽陆安,只是怀着一种包容,一种看玩笑的心态,将那句话当成了一种阿其所好,当不得真。然而唯有多年之后,陆安被世人尊称为陆子,众人回头看其经历,才发现,原来贤者早在年少时,就立下了雄心壮志,彼时观者如云,却罕有人信。更有人注意力往别的方向去了。
“这位…陆兄。“赵松年身旁那位俊青年笑盈盈开口:“不知陆兄方才所说格物,格得何物?”
陆安道:“竹子。”
俊青年十分诧异:“竹子也能格?”
陆安点头:“能。”
俊青年很好奇:“那你格出什么来了!”
陆安:“心即理。”
俊青年脸上的笑容一下子定格了,在他默然的那片刻,他甚至怀疑自己的耳朵是不是听错了,那么重大的一句话,几乎可以说是掀开儒学新篇章的一句话,居然被这人轻飘飘的说出来了?
他到底知不知道这句话有多震撼!
俊青年往左看,看到赵松年这个大儒已经被劈头盖脸砸下来的一句“心即理″打得头晕脑胀,嘴巴不停念叨着“心即理”,眼见着要走火入魔了。俊青年往右看,房州通判才文学造诣上没有赵松年高,此刻还能处于一个求知状态,一把上前握住陆安手腕,生怕她跑掉:“你说说!你快说说!什么是“心即理!”
薪朝是宋朝的投影,许多人的认知里,理学是从程朱开始的。但其实不是,早在程朱之前,整个宋朝的风气就趋向于理学,程朱只不过是在宋朝风气里应运而生罢了。
而薪朝,也一样。
虽无程朱,理学亦已然兴盛。
房州通判学的也是理学,而“心即理"这番话,几乎是为他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