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98年,战争结束:
【书姓家族兄弟,共4位阵亡。1位幸存】
400多年前,龙的传人绝不后退:
【在苍茫天地间。用鲜血和生命,浓墨重彩渲染出一幅,最悲壮的,江山万里如画】
组建初期,4700条好汉:
【伤亡相当惨烈。特种部队训练极艰苦,补充新兵严格筛选。战争结束后,仅仅说最早那批编制:剩300多人】
4300多名,热血儿郎:
【永远定格,1592≈≈1598年】
请记住他们的名字:
【中国明朝备倭东抚军≈左秉节锋翼道≈飙果鹰击卫。400多年前的,民族英雄。默默无闻,血洒河山】
表过尘封往事,按下不提:
【让我们的目光,回到1920年。七夕节,江岸大城】
路过个饭庄,4门扇:
【门口立个木板,包浅色土纸。墨字从上到下,从右向左:乡左诸公敬启。本馆午食敬惠街坊。一碟一菜,糯香精米饭。一人足款:十五吊】
手写广告牌,单人午餐管饱:
【此处十五吊,银元1块5角。1个凉菜、1个热菜、1碗好米饭。言辞习惯,经济大环境,当时百姓理解。无须算盘(一碟:此处场景,1个凉菜。给多少,给荤素?须看客流多少,是否商业黄金地段,房租人力成本,在老板想要甚麽。没统一标准)】
有些地区口语,譬如民国时期:
【外地出差,妻子担忧。给意见:揣20吊。大远路的,腰里没钱哪儿行?穷家富路。此处场景,指20个银元。无须解释,家人明白】
做个简单比方:
【21世纪,俩人不痛快。其中一个说:做饭是啊?吃嘛了?找地儿,刷刷去。此处场景,所谓做饭:马勺碰锅沿,叮当响。恼火对方煽风点火。所谓刷刷去:挖苦对方。让找别处刷存在,去自我表现】
还在21世纪,妻子说:
【你做饭吧,我给孩子看作业。此处场景,就是家人商量吃饭。一个张罗厨房,一个管孩子。中国文化几千年,博大精深】
1920年,1块5角吃饭:
【贵麽?这个不好说。在艰难的家庭,5口人能吃3天。别苛求质量,胃里有东西就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