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赵街,弓州: 【1栋老式3层居民楼,年深日久,楼体斑驳参差,楼体外墙,距地面几米钉铭牌】 白底红字已然褪色,风吹日晒一片锈迹斑斑: 【战鼓擂宿舍2号楼】 1楼某户: 【喻默娘下午班,正打扫房间】 听敲门,忙开公用大门: 【嫂子,您好啊!记得我麽?小梁子】 喻默娘愣一愣,很快反应过来: 【小梁子!哎呀呀!快、快,快进来!好久没看到】 喻默娘赶紧找烟、泡茶,相谈甚欢。客人撂下礼品: 【1条水影芳(国产过滤嘴),1条百梦湾(弓州买不到,外国烟)】 礼品陈老板给,懂得人情义理: 【他有自己一套处世哲学,不模仿其他,行事做人十分周全】 说白了,在大陆找一位高级助手: 【志在必得。懂道理。即便在国外见好友,也不能插着兜侃大山,起码喝几杯】 表过闲话: 【再看这边厢,汉赵街】 扯会儿芝麻谷子,单刀直入: 【嫂子,您别忙活!我吃完来的,大哥呢?上班儿哪】 喻默娘忙活切西瓜,一边搭着话茬: 【玉龙朋友弄个摊位,老家有事情,天气热,东西最好卖掉…玉龙请3天假帮忙,头1天】 确实出乎意料,梁先生不由十分敬佩 【大哥就是大哥】 提到此事,喻默娘满脸喜气: 【单位请假好说,谁都有事情】 梁先生脑筋快: 【买卖儿行吗】 喻默娘实话实说, 【不清楚,就是帮忙,还要回去上班】 梁先生这才比较安心,小声咕哝一句, 【那就好】 双方聊了一阵: 【见梁先生心不在焉,喻默娘觉着大概有事】 便问道: 【梁子,有甚麽事情?没关系,讲啊】 于是乎,梁先生实话实说: 【很清楚如何相处】 这可犯难了: 【扯上个华侨,不在弓州上班】 喻默娘拿不了主意: 【梁子,这个嘛…必须问你大哥,你看,再来一趟好不好】 大实话: 【于是问了摊位地点,留话转天再来便告辞】 晚饭,汉赵街: 【忙活一天肚子饿,一起吃着简单饭食】 妻子细细复述一遍,丈夫不以为然, 【口头儿说话,咱不知人想嘛。过去容易,看不顺眼,横就得回家】 妻子见这般情景: 【想想丈夫也累了整天,不再说甚麽】 第2天一大早: 【关玉龙外出奔波,喻默娘下午班】 梁先生如约而至: 【喻默娘讲话很客气,说这一两天约个时间坐下来,相互感受,能否相处。这话没错,梁先生先行告退】 再看弓州宾馆: 【开足空调的套房】 陈老板听了汇报,不由感慨万千: 【讲得好,关先生好满意我要求!真心话,这样子人,可以生意场,可以打拼!要想个甚麽办法,请来做事?当然要给人家面子!梁先生,我面子都好紧要】 话音落地: 【陈老板环视梁先生,两位随从】 第3天,将近中午: 【某居民区附近,摊贩聚集地,非国营,所谓自由市场】 上午买卖儿不错: 【关玉龙点颗纸烟,核计最后1天出了手,跟朋友能交待(所谓纸烟,没过滤嘴)】 来一位三轮车老汉,讲话客气: 【小伙子,来俩西瓜,脆的,待拿几个罐头(俩,中国北方口语常用,音li)】 西瓜搭配水果罐头: 【确实别出心裁。朋友认为天热,罐头没问题,西瓜能撂几天,才想这麽一招】 关玉龙迅速秤分量,老汉摸摸口袋: 【那个…我待附近,忘拿钱了,等会儿送来,行麽?家来人,得招待】 对于刚做生意: 【这些东西也算个钱】 关玉龙没废话,爽快应承: 【行,您老拿吃去】 说着话儿,东西撂三轮车: 【跟老汉说笑两句,关玉龙又跟那儿坐了】 工夫不大,过来一位衣冠楚楚的先生: 【30上下,高级短袖衬衣配领带、西裤、皮鞋,连腰带都能看出好】 开口文质彬彬: 【您的东西我都买下,可不可以帮手,送到地方】 再看平板车,东西虽去不少: 【常人也不可能包圆儿,关玉龙主要为西瓜,罐头毕竟放得住,但也成箱带来(包圆儿,方言地方话,泛指一次性买空,形容大手笔)】 来客非本地人,口音非常独特: 【关玉龙没废话,起身推2轮平板车跟去。虽有些路程,想到提前收工,个汉子非常开心】 七拐八拐,一片建筑颇有气势: 【弓州宾馆,当地高级场所】 关玉龙明白了: 【我说呢,开宴会】 领路绅士叫过大门迎宾: 【告知看好平板车,给了小费】 83年国内,没给小费习惯: 【迎宾犹豫一下,赶忙笑意盈盈接过去,直请放心】 打发了迎宾,这才转头笑道: 【这位先生,请同我里边拿钱,好不好】 弓州宾馆,在那个年代: 【进出多是港澳同胞、海外侨胞、外宾,绝对高级场所,普通百姓绝不敢进去,最多搁门口儿看西洋景。若是探头探脑,徘徊不定,指定被询问一番。若非宾馆顾客,会被告知离开】 长这麽大没进过宾馆,不管它那套: 【自己凭气力,付辛苦,坦坦荡荡是条汉子】 刚进大厅,迎来一位衣着光鲜且满面春风的绅士: 【大哥,您好吗】 好熟悉的声音: 【关玉龙还真没敢认】 打量一下: 【小梁子,是你麽】 今非昔比: 【年少时的称呼,关玉龙照喊不误】 梁先生喜形于色: 【哎呀,我的大哥!能错麽】 自然很为兄弟高兴: 【行啊,跟这儿混哪?有出息,不错】 说话间,恰到好处过来一位老绅士,华侨陈老板: 【关先生,你好!幸会、幸会,久仰大名】 寒暄几句: 【关玉龙落落大方,一行人直奔中餐厅】 陈老板懂人情世故: 【点了像样菜肴,83年很有场面】 落座,陈老板举杯致词: 【为欢迎关先生来到,我们饮杯】 瓶装啤酒或汽水,还有果汁: 【陈老板特意不要白酒,重要会面不能醉醺醺】 众人满饮,陈老板切入主题: 【关先生,很不好意思,用这样子方法请来这边。真有喜欢同你相识,大家作朋友嘛,是不是这样子?那一位老先生买东西,没有钱,是我们请去你那边,因为……】 关玉龙干脆替华侨说了: 【因为大家不熟,您也不知道我嘛样儿人,对吧】 陈老板非常高兴: 【非常、非常不好意思!梁先生有讲过好多,好敬佩关先生】 不管穷富,关玉龙手一挥: 【没事儿,一回生,二回熟】 陈老板再次举杯,态度诚恳: 【我好敬佩你这样子同胞,大家再饮杯】 人物就是人物,关玉龙起身双手托杯: 【多谢看得起!您是前辈,干】 喝了一圈儿,正式开席: 【中国古话,心照不宣】 基本不提工作,谈天说地: 【这顿酒吃俩多钟头,天文地理、古今中外、拳术烹饪、风俗美食,叽里呱啦,好不热闹】 又提到平板车水果: 【陈老板表示全包,头先老汉一并算进去,最多留几个西瓜,其余劳烦关先生运回去,兹当交个朋友。但见老板有吩咐,随从已然掏出钱来】 关玉龙为人义气,哪里会肯: 【大家既然朋友,别再提老汉那点子东西,出门在外,哪要买这许多,千万别提包圆儿】 临别时,关玉龙留5个西瓜: 【1箱各式水果罐头,只说宾馆待着无聊,嘴里有嚼裹儿打发时间,绝不肯收钱】 晚上: 【汉赵街】 夫妻俩讲好一阵: 【陈老板没架子,态度诚恳,关玉龙吃软不吃硬,对老华侨很有好感。梁先生一力撮合,互相认同是合作基础,良好开端】 喻默娘试探性问一句: 【陈先生不错,可以为他工作】 关玉龙回答很简单: 【也许吧…跟梁子提了,请陈先生来家吃饭,让他问问】 喻默娘略一思索: 【明白深层涵义】 这一猛子整整2天: 【照样过日子】 陈老板按耐不住,又招来商议: 【梁先生,我很想知道,为甚麽关先生不会来讲帮手】 梁先生不作声: 【专心致志吃西瓜,聆听各种问题】 见对方悠哉悠哉,老华侨颇为着急: 【我说那个梁先生,搞甚麽东西嘛?讲过紧要事先,拜托】 吃几块西瓜,休息一下: 【找面巾纸擦擦手】 陈老板看了莫名其妙: 【怎麽好像完全不着急】 为引起祖国同胞注意,竟然称呼起: 【革命同志!老梁同志!你好!请不要做这些怪怪的事情,讲话呀!吃东西,等下嘛!同我演旧年代戏啊,不是回来看戏(戏,在这里指电影)】 梁先生开口跟以往全不搭调: 【陈先生,我是人朋友,不是人爸爸,指挥人家总得为点儿嘛】 老华侨颇为气恼: 【怎麽可以这样讲?你告诉我先嘛】 梁先生两不耽误,刚停西瓜,开始泡茶: 【是告诉,但没说一定能成】 陈老板更加不高兴: 【你是他兄弟,这一点点小事搞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