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即便是在川蜀本地的餐馆里,能够一闻就让他辣到打喷嚏的,也没几家。第一勺入口,舌尖先尝到鸡蛋的油润,紧接着辣意如野火燎原,从舌根一路烧到耳后。
老周忍不住猛地仰头灌下半瓶矿泉水,喉结急促滚动,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
“好辣!好爽!”
这辣椒的用量和火候掌握得恰到好处,辣得过瘾,但又不会让人受不了。辣椒的香味完全渗透到米饭里,每一口都是满满的幸福感。阿Ken是粤地人,从小口味就偏清淡,不喜欢过于油腻或者辛辣的食物。不管是盒饭里的锅包肉,还是重油重盐的炒饭炒面,他都不是很喜欢。唯独有一样是意外一一
干炒牛河。
在阿Ken的认知中,干炒牛河是不归属于任何一类的单独菜品。只是对于小吃摊的干炒牛河,阿Ken一开始并没有抱有太高的期待,在拿到干炒牛河后,他轻轻地吹了口热气,小心翼翼地尝了一口,脸上立刻露出了惊喜的笑容。
牛肉鲜嫩,米粉滑而不腻,清淡但鲜美,食材的本位都被完美地保留了下来。
吃着这一份干炒牛河,阿Ken一瞬间觉得自己心中曾经“干炒牛河NO.1”的位置都快要易主了。
他在干饭的间隙抬起头,默默地记下了小吃摊的位置。准备之后想吃干炒牛河就过来。
林夏是东北人,在看见今天的随机盒饭是东北三杰一一锅包肉、地三鲜和拔地丝瓜,就果断地选择了盒饭。
揭开饭盒时,糖醋香在刹那间就扑了满面。锅包肉炸得蓬松,金黄的脆壳泛着蜜色光泽,咬下去"咔嚓"轻响,里脊肉还锁着肉汁。地三鲜浸在清亮的油里,茄子块刻着细密菱纹,吸饱了土豆的绵香。最底下压着拔丝地瓜,糖丝拉出细密的金线,在晨光里微微发颤。林夏夹起块茄子,忽然想起大学暑假回沈阳,奶奶总把茄子切成滚刀块,用铁锅炕得边缘焦脆。眼前的茄子更精致,但那缕豆油香分毫不差。地瓜块在齿间裂开,烫口的甜裹着沙瓤,糖壳又脆又甜。“就是缺瓣蒜。“林夏下意思脱口而出,这才忽然意识到,自己此时并不是在老家的饭店里,而是在距离家遥远的小吃摊上。就在林夏愣怔的时候,从小吃摊后传来言初莘的声音:“这里有蒜,自己来拿吧。虽然不是腊八蒜。”
林夏拿来蒜,一口蒜,一口盒饭,忍不住露出了笑容。等到众人回过神来的时候,才发觉不知不觉间,他们已经把一开始瞧不上的小吃摊的美食,吃得干干净净。
“怎么样?之前是谁说,小吃摊绝对没有好吃的?"陈默看向制片人老周。老周轻咳一声,假装这句话不是自己说的:“凡事总有意外。”“所以,现在怎么说?"陈默再次提出了和会议室里同样的问题,“同意拍摄《市井烟火》拍摄的,举手?”
编剧林夏最先举手:“其他的暂且不提,但是这一个盒饭,不管是三个菜还是饭,和我吃过的很多星级餐厅也不差什么了,甚至更好吃。如果拍摄的都是这种水平的小吃摊,那我不会反对。”
“我也同意。"接着举起手的是录音师阿Ken,“我阿婆告诉我,能把干炒牛河做好的都是好厨师。”
“我也…”一旁的摄影师小方弱弱地举起了手。“我同意。”
“同意。”
“同意”的声音此起彼伏地响起,最后,只剩下制片人老周没有表态。“怎么说?老周?你同意吗?”
“行行行。"老周最终也举起了手,“但即便是在露天环境,也要保证最后的成片质量。”
“那当然。"陈默自信开口,“这可是我的纪录片。”大大大
在确定要开始拍摄后,摄制组研究了好几套方案,核心在于如何平衡拍摄设备的数量。
陈默拍摄纪录片,力求追逐"真实感”,他拍摄的许多镜头或许没有那么精致,但却透着一股无法被替代的“野生感"。可是拍摄小吃摊,就代表了他们拍摄的场景大部分都在室外,如何打光、如何收音、需要几台设备……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事情。在进行了紧锣密鼓的筹备后,终于,在约定好的日子里,摄制组提前来到言初莘家中,并且在她外出采购食材的时候,只拍出了一位摄影师做隐藏拍摄,其他人则留在厨房里架设备。
清晨6点,天边刚刚泛起鱼肚白,许多人还没有起床的时候,言初莘的厨房里已经亮起了暖黄色的灯光。
厨房面积不大,但是却收拾得井井有条,每一样厨具都摆放得恰到好处。剧组盒饭的制作不方便进行拍摄,所以言初莘先开始准备摆摊要用的材料,今天她要做的是打卤面。
面粉在瓷盆里堆成雪山,一手慢慢倒水,另一只手将面粉揉成团。三台摄像机从不同角度记录着一一
头顶的俯拍机位捕捉面团膨胀的细微变化;轨道镜头贴着案板滑行;
特写那双骨节分明的手如何将面团揉成。
机器的嗡嗡声和面团的摩擦声交织在一起,井然有序地运行着。醒面的时候,言初莘开始准备中午的盒饭,摄像机虽然还在拍摄,但这些镜头不太会放在最终的纪录片中,只会浅浅出现一会儿。等做完盒饭,到了重新制作打卤面的时候,面团也已经醒好。手工面是个大类,言初莘今天预备做的主要是扯面。她将面团放在案板上,握住擀面杖,有节奏地向前推动。擀面杖在她的手里,仿佛有了魔力,在擀面杖的挤压下,面团逐渐变得薄而均匀。擀好的面皮被轻轻叠起,像一层层洁白的纱布。
她拿起一把锋利的菜刀,轻轻一划,每一刀都格外稳健,面皮便被切成了一条条宽窄均匀的面条。
“这面条切得也太规整了,就像是艺术品一样。"陈默看见这画面,忍不住感慨。
“切面很简单,心静,手稳,就足够了。“言初莘一边说着,一边轻轻将面条抖开。
现场同样听见这话的厨房小白林夏,忍不住调侃道:“我觉得并不是每个人心静都能切出这么均匀的面。”
一句话,让现场不少人都笑出了声音。
虽然是在工作,但现场的氛围却格外轻松,作为拍摄对象的言初莘完全没有紧张,也让其他人跟着一起放松了下来。打卤面说着简单,但考虑到不同人的口味,言初莘还是准备了6种不同的酱料。
青椒在水里泡得脆亮,言初莘用刀刃轻推,旁观者肉眼都还没有看清楚,青椒就已经绽成了碧玉一般的辣椒圈。鸡蛋磕进大碗,筷子搅动时带起金色漩泥铁锅烧至微微冒烟,蛋液滑入的刹那“滋啦"作响,蓬松如云朵。青椒片落雨般坠入,才一会儿,香气就顺着厨房飘出,让不少人只是闻到味道,就忍不住咽了咽囗水。
紫色的茄子切成骰子大小的块,用盐水浸泡一会儿。五花肉沫在铁锅里超出琥珀色,再加入茄子丁。
随着豆瓣酱加入,锅里的酱汁逐渐变成了深褐色,裹着茄子丁翻滚。这时候,言初莘往锅里撒了一把九层塔碎,浓烈的酱香中瞬间掺杂进了一些浓香。
“这是……加了罗勒吗?"陈默好奇地问道。“对,是华夏早就有了,那时候还称为九层塔。它的香味很独特,可以增添不少的香气。”
听见言初莘的解释,一旁的摄影师小方顿觉神奇:“我从来没想到华夏美食也能用到这种香料。”
“其实中餐的香料种类非常丰富,每一种都有它独特的味道和作用。“言初莘一边说着,一边继续搅动着锅里的卤子。除了这两个卤子,言初莘接着还做了个酸甜口的番茄鸡蛋卤,同样是咸口的香菇肉丁卤、豆角肉丁卤,还有特别的炸酱卤。肉丁分肥瘦两路下锅,整间厨房很快就弥漫着咸香。“咕噜噜一一”
不知道是谁的肚皮开始响了,而一直喊着“不要给我增加工作量"的录音室阿Ken此时此刻却是一言不发。
唯独旁边的编剧林夏一口点破现实:“因为就是他自己肚子叫了,所以他才没说什么。”
屋里安静了一瞬,接着所有人,甚至连就在厨房里忙碌的言初莘都忍不住笑出了声。
而在众人的欢声笑语中,阿Ken一个人默默地红了耳朵。大大大
5点40分。
言初莘准时带着自己的小吃车出发。
摄制组跟在言初莘身后,穿过几条街道,来到了临城大学的小北门。此时才5点50分,但是临城大学的小北门口已经聚集了不少食客,当看到言初莘旁边的拍摄的人群后,有人停下了脚步,也有人,比如万朴桃大胆向前问道:“老板,今天是要拍视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