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月虽然觉得自己在察言观色方面小有所成,但是对那种明晃晃的讨厌却也没有要卑躬屈膝的打算。
她每天绕着走,躲着那个脾气很暴躁的老头子。
赵应东爷爷在家里住了三天才走,期间进进出出地忙活,还会来接赵应东放学。
等他离开后,楼月看到赵应东那件敷衍的卧室变了样。
床宽了很多,书桌前面的椅子也重新打了一遍,灯也换了,连墙上都订上了赵应东从前的相框,只不过,楼雁送给他的篮球仍旧是堆在墙角。
她还敏锐地察觉到,赵应东的心情变好,认识以来一直萦绕在他眉间的郁气消散,面相都善良了很多。
具体表现在愿意等她一起上学了。
只不过他们还是不怎么说话,连目光接触都不会超过一秒,双方的边界感都很强,对眼珠子管理到位。
范林说他们之间的氛围很怪。
周二的晚上下了一场大雨,树上残黄的叶子被雨滴砸到地面,花园周围都是被摧残的残花败叶,还有些枯枝。
雨滴砸在楼梯、窗户和地面,那声音有些凄冷,楼月伸手摸了摸桌框里的雨伞,才安下心。
韩思雨在如痴如醉地在晚自习看郭敬明的小说,时不时抹泪,偶尔唉声叹气的,看得很投入。
楼月一边写作业,一边替她观察敌情,如果有老师走过来,她就要捏捏韩思雨的胳膊。
明明正在做坏事的人是韩思雨,楼月整个晚自习却都提心吊胆的。
等到十点一过,终于打了铃,她脊背才没那么僵硬。
“你带伞了嘛?”
韩思雨飞快地把书装进书包里,顺手揽过楼月晚自习完成的作业,朝她挑眉道:“都背好几天了,而且我爸今晚来接我,你就放心吧。”
楼月眯起眼睛笑了笑,“那今晚只能留我一个人走了吗?”
韩思雨摸了摸下巴,邀请道:“要不你坐我爸车吧,我让他把你送回去,怎么样?”
楼月不假思索地摇头,“不用了,你先回去吧。”
教室里的人已经走了一波,韩思雨急着回去看小说,看到楼月带了伞,也没有多说,急匆匆背着书包离开了。
等人走的差不多了,楼月才收拾好书包,走出教室。
一班在一楼,赵应东所在的九班在二楼。
学校的路灯昏暗,楼月站在花园的台阶上,抬头看着二楼,那里,有赵应东的身影。
范林不知道什么时候也离开了,赵应东一个人从楼梯里走下来,看着伞下的楼月,停顿了几秒钟,走向了他。
这是他们第一次距离这么近地回家,赵应东打着伞,伞顶高出楼月额头一大截,她暗戳戳地对比了两个人的身高,心里有点不爽。
赵应东:“你在讨好我?”
寒风吹过,楼月心底一冷。
2015年,讨好型人格的说法还不流行,楼月自我诊断还没有开始,她把这种无意识地让周围人“舒服”的做法归结为自己一种生存技能。
哪怕她不是特别喜欢赵应东,但在他身上看到一些熟悉的影子时,还会忍不住靠近。
赵应东的问题没有任何铺垫,直白地掀开了她这段时间做出的努力。
楼月自己也有种茫然,她给他止痛药,帮他解围,和他打伞,都只是因为他需要,而她做得到。
她以为自己是在做好事,缓和家庭氛围,一家人和睦相处,肯定能长长久久地生活下去。
楼月不知道是该尴尬自己自作多情还是笑他不识抬举。
她伸出手腕,夺过雨伞,伞面还贴到了赵应东额头,雨水顺流而下,有一部分汇入赵应东的眼睛里,他疯狂地揉眼睛,楼月加快步伐,一个人走了,没看到身后人的狼狈。
脚步很重,踩下的泥水又扑到她脚后跟的校裤上,迈出了一种恩断义绝的气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