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多有叨扰(3 / 3)

合着您夸完了,还是要拆!

然而,不待她多说什么,刘子晔又对她道:“扶余族长,你也看到啦!本侯爷这次来,是想同咱们青城百姓做一次生意。”“但是呢,我带来的匠人不多,材料也并不齐备,实在难以一一为青城的百姓们打算呐!少不得还要扶余族长您,将咱们青城的各色匠人们都召集起来,大家齐心协力、拧成一股绳,这事儿才办的更顺畅!你看如何?”扶余长青简直要笑出声来。

她语带讽刺道:“西关小侯爷手下几百精兵,威仪深重,您若要同谁家'做所谓的买卖',还能有做不成的?又何须我等小民掺和什么?”扶余长青言辞和语气都十分不善,刘子晔却并不生气。她非常严肃的否认:“扶余族长,这你说的就不对了,群众的力量可大着呢!”

然而,扶余长青根本不理会她的鬼扯,只神情不屑的哼了一声。刘子晔觉得有趣,笑了笑,言辞恳切又温和的′威胁:“更何况,扶余族长大概也看到了,本侯爷带来的人,只够拆房加房梁的,这后头的砌瓦活计,可他不过来!”

“如若扶余族长始终这样坚持,三五日后,想必这青城上下,屋顶房梁被拆的,绝不止百户。再有一个月就是冬天,扶余族长要眼看着你的族人们没有瓦片遮顶吗?”

刘子晔悠悠然在士兵搬来的椅子上坐下,十分耐心心的补上最后一刀。“不过是叫你们花些余钱,拆换了新的房梁房顶,本侯爷的价钱也很公道,扶余族长当明白,这并不算是什么坏事。可若是扶余族长继续坚持不合作,到时候出现什么意料之外的结果,可就不是本侯爷的责任了。您说是吗?”她倒不是真的就可以这么快的学会威逼利诱,只是她生命值的倒计时,日日悬在头顶之上,若要为自己赚的更多的积分,必须选择最有效率,最能直接达成她目的的那一条路径。

有了原主前面十几年的记忆与经验,如何做一个令人厌憎、高高在上的小侯爷,她有着丰富的素材汲取对象。

而根据素材发挥恰当的演技,上辈子的她,经验可太丰富了。扶余长青站在刘子晔身前几步开外,恼恨的瞪着这位搅得青城上下天翻地覆的不速之客。

没有人上前控制她的行动。

可面对着满院兵士,两大禁军和私卫寸步不离身的西关小侯爷,她也根本不具备任何威胁性。

片刻之间,扶余长青面色几度变换。

最终只能叹了一声,妥协道:“好吧。”

接下来的几天,青城上下人马喧嚣。

几乎所有与房屋修缮的工匠全部被动员了起来,烧制砖瓦的窑炉更是彻夜不休。

由西关小侯爷带来几名虞城苻氏的匠人为首,集合青城的各路工匠,各自分工,不情不愿、私怨漫天的开始了一场全城“危房改造"活动。潘毅看着这全城人仰马翻,背地里把西关侯骂的底朝天的大好局面,好几次没忍住夜半笑出声来。

等燕京的旨意一到,若是对这西关小侯爷的处置不解气,自己再将这一桩桩事件奏上去,怎么也要叫西关侯再无翻身之力!在青城的房屋,在刘子晔的巡视下,拆了个□口成之后,她便只留了一小部分兵士和虞城工匠在青城,准备启程。

西关刺史府的青城属官,也在潘毅的交代下,连连保证,一定会动员驻扎青城的刺史府兵,全力监督和配合西关侯爷的“未竞事业"。几百铁蹄踏过。

黄土漫天之中,刘子晔重新坐回她舒服的私卫队长专骑上,自青城城门疾驰而出。

继续向北、向东,然后向南、向西。

等她将西关郡的两城十三镇一一踏遍之后,就是重回虞城之期。时间就在这样的征驰之中一日日飞逝。

一月之间,西关全郡再无任何一个人的声名与风头,能压的过这位西关小侯爷。

曾经,人们当然也听说过那位西关王府世子。一提起来,那是一种恨铁不成钢、皇族没有皇族样的感叹,以及不由自主的轻视。

现在么一一

轻视是万万不敢再轻视的了!

那样一个狂风过境一般,狂妄又耀目的天家贵胄,在一个月之间席卷西关全郡。

无论谁愿意与否,通通不由分说,让几百铁骑站在身后,拆了你家的房,换了你家的房顶…再风卷残云一般消失不见。现在的他们,该怎么来说呢?

西关小侯爷狂妄是真狂妄,他每到一地,背地里几乎没有人不在骂他的肆意妄为与强买强卖。

可等那西关小侯爷走了,有人开始意识到一一这小侯爷似乎真的只是给他们的危房做完改建,收到了值当的银钱,便调头干脆利索的消失。

再回头看着修缮一新、更加牢固可靠的房屋……纵使钱包瘪了些,却也有些人不由自主收了收口角,不再骂的太难听。毕竟,就西关小侯爷那个架势,就算是什么都不干直接来抢钱,似乎也无人能够反抗的吧?

刘子晔掐算着时间,她将西关王留下的其中一副详尽的道路地形图以及一份各城镇人文志随身携带,夜夜点灯筹算着下一日的计划与路线。马队在西关边塞广阔复杂的天地间奔驰之时,只有靳劫一个人知道。他们所行进的路线,其实全部都出自这位西关小侯爷的设计与指挥之下。刘子晔会在马背上,看似漫不经心的靠着靳劫休憩,实则不引人注目的观察着他们行进中的每一处地势与山脉线索,再低声向靳劫指出她建议的行进方向命令由靳劫传达出来,就如同是他在带队指挥一般。潘毅对西关边地的道路与地形不熟,因而并没有多加干预。也因此,他并不如靳劫那般明确的知晓一一他们在一个月零十日的时间内,走遍了西关两城十三镇,究竟是怎么样一个此前从未有人达成的壮举。

十一月初,朔风更劲。

当刘子晔带着几百名士兵自各处汇集,重新回到虞城之时,燕京帝阙的圣谕,也同步抵达。

宣谕圣旨的燕京来使,自虞城的东望门而入。刘子晔的这一队奔驰了月余,风霜满面的队伍,也从虞城北向的度北门回归。

一个多月的奔波,干的还全都是要出力气的勾当,此刻的潘毅,可以称得上是真真正正的"尘满面,鬓如霜”。

然而,他丝毫来不及做任何休整,一入北城门,就得知了燕京来使抵达虞城的消息。当即整肃全部他率领的禁军兵士,连表面上对刘子晔这位西关小侯爷的客气也不再看顾,驾马第一时间奔赴东望门,迎接燕京圣谕。当燕京来使,绵延几里的军队缓缓入城之时,虞城百姓,总算见到了盖过西关小侯爷前日里所闹出风头的队伍。

黑底绸布,金线滚边镶字,绣着大大的"刘"字皇族旌旗,在冷风中烈烈响动,押出亮眼的皇家气势。

千余名全副轻裘铁骑的卫队,踏着坚实冷硬的黄土地面,自城门下列队而入,直走了半个时辰,才得悉数进入城中。夯土木梁结构的虞城东望门城楼,在铁蹄的震动中,在甲胄鲜明的军队背景下,显得如此脆弱荒凉又不堪一击。当先的领队之人,是一位身裹刺目血红披风,头戴红缨的少将军。姿态轻松又威严的跨着骏马,旁若无人的自虞城大街驶来。西关郡刺史伊伯利站在虞城大街道旁,带着虔诚的满面笑意,拱手迎送,而那位马上的将军只略点了点头,甚至没有将他的马头稍停一瞬。当潘毅带着他风霜满面的队伍,热切的赶到东望门,迎上燕京来使之时。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幅景象。

风尘仆仆的潘毅,险些没能控制住自己的手和脚,被眼前中军禁卫队的阵仗,惊的一咕噜从马上掉落。

为什么燕京又派来如此众多的禁军?

还是由燕京禁军池牧少将军亲自带领,来到这根本毫无反抗之力的西关边郡虞城。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