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23 章(1 / 2)

第23章第23章

周家的正华百货在港九有六间,业务涉及服装、器具、皮具及生活用品等。这都是黄香灵捏在手上的。

大房手里有四间铺面,位置都在港九最好的位置。虽说铺面值钱,但不转卖的情况下,只能收租。两间租了出去,两间开了服装店。

当初给大房这四间铺面,黄香灵和周正基的说法便是,梁楚妹身体不方便,管不了,当当包租婆,反而更清静简单。

那时大房的女儿也还小,梁楚妹就这么应下了。周雅韵开着车去巡店,不由叹息一声,梁楚妹也是个短视的,东西一让出去,想要再拿回来,真就不容易了。

当初她觉得自己管不了,孩子又小,就这么应下,却似乎没想到孩子也有长大的一日。

现在她倒是能帮忙了,但几家店逛一圈,收了租结束,因着铺面都在港九繁华地带,离得近,走下来,一个上午还没过去。两间服装店,是周雅韵的小姨妈梁楚云在经营,有各地的品牌,也有周家纺织厂自己做的品牌丽姿。

“丽姿跟做着玩似的,周家这条服装线,越做越小了。"梁楚云和周雅韵一起在茶餐厅用午餐,叽里呱啦吐槽,“在这么下去,我要专营欧洲日本时装了。“梁楚云的性格与梁楚妹截然不同,风风火火、爽利泼辣。当初梁楚妹主张将铺面全都租出去,是梁楚云坚持要留两间自己做生意。梁楚云原本的意思,是周家有自己的纺织工厂,服装生产线,除了代工,还能发展自己的名牌时装业务。

结果,别说做成名牌了,牌子都快做没了。两人你一言我一语的,一顿简餐,吃了一个多小时。与梁楚云告别后,周雅韵自己驱车,去了新界的工厂。周家的工厂规模不小,工人有上万人,香江的工厂有两三千人,业务范围也不小。

平治小轿车还没驶到工厂门口,却在拐弯处的山边偏门处,看到有人蹲在路边烧纸。

工厂地处偏僻,交通不便,加上现在是上工时间,周围没有任何车辆,不知这人是不是附近的人。

偶尔有货车驶过,卷起一阵沙尘。

那蹲在地上的中年男子衣着朴素,旁边也没见到停有车辆。周雅韵没有立刻过去,就这么远远看着,觉得有些不对劲。虽说过几日就是清明,但这一块,并非墓地,怎么有人在这儿烧纸。烧成灰的纸钱,轻而碎,被微风一带,就打着旋飘开。周雅韵脚踩油门,从旁边经过时,看到那中年男子哭着在喃喃自语,脸颊眼睛都是红的。

小轿车开到工厂,守门人来开门,周雅韵把车泊在大门边。从副驾驶座提了一袋水果,是刚刚来的路上特意买的,有哈密瓜、木瓜、士多碑梨和葡萄。

“梁伯!“周雅韵笑着跟守门人打招呼,又把一袋子水果都递给他。梁伯是附近村子的人,帮周家守门,守了十几年。周雅韵每次来,都会给他带些东西。

纺织厂是二房的,现今又被黄香灵指使给周远洋管着,她虽然是大房长女,但里头那些势利的管理人员,并不怎么认她。与其收买他们,不如收买守门人这种看似不起眼,实则对厂里一举一动格外清楚的边缘人员。

“大小姐,来就来,不用总给我带这些。“梁伯每日守着地盘无聊,有人来跟他说话,自然高兴。

周雅韵笑笑没说什么,话了几句家常,忽然像是想起什么,“咦,梁伯,咱们这一片,后面的山有墓区吗?”

梁伯摇摇头说不是,“哪里有,就算有都被挖掘机刨走了,早没了。”后山光秃秃的,周家这块地,有一半是从山上挖出来的。现在后面一片山,半边都是石头。

“那就奇怪了。“周雅韵讶异道,“我刚才过来,在偏门那条路,看到有人在烧纸钱。”

周雅韵想了想又说,“难道那条路上发生过车祸。”若是如此,亲人过来烧纸倒是说得通。

梁伯皱一皱眉,说,“偏门都不走人,只走厂里出货来料的大车,工人都是走正门。”

梁伯想了想,又说,“哎,大小姐,我跟你说,你也别跟其他人说。”周雅韵眼中一动,心想果然有事。

她点点头。

梁伯“哎”了一声,说,“本来这种事我做不了主,但我看他可怜,就当做没看到,大小姐,我叮嘱好的,让他烧完赶紧走,不然二太太和少爷知道了,我要砸饭碗的。”

“这是怎么回事?”

梁伯也是知道大小姐和二房管事的不是一伙的,又看她亲切好相处,来厂里也没有用下巴看他们,才跟她坦白。

“是这样的……”

“那中年男子叫元家辉,今日来,是来给他女儿烧纸的……”元家辉的女儿元嘉欣,前年来这厂里工作,做文职人员,但去年的时候,从楼上跳下来,那栋楼靠着偏门,今日元家辉便就在那儿给女儿烧纸了。“怎么回事,这么年轻。”

梁伯道,“具体我也不清楚,去年厂里服装生意出了事,好像是没领到牌照,就悄悄进口运进来,没有过关报税,上头的人来查,都查到了,罚了钱,又误了工,出不成货,赔了一大笔钱。”

“这事是她经手的,普通人家领人工过日子的,怎么赔的起,又不想吃牢饭,年纪那么小,面子过不去,可能就这么想不开了…”周雅韵听了,微微皱眉,这事儿她两辈子头一回听,黄香灵捂得可真够严实。

周雅韵告别梁伯,往办公区走,在心心中叹气,大房离得远、不管事也是原因。

没有自己的耳目,二房想捂耳朵,一点不难。但事出反常必有妖,黄香灵越瞒着,周雅韵就越觉得这件事恐怕没有那么简单。

纺织厂占地不小,但丽姿的服装车间只占了很小一部分,工作人员也只有几十个,整条生产线,没什么斗志。

周雅韵没有管理权,只替梁楚云看了些下一季新款,敲定要下线生产的成衣。

然后,就抬脚往办公楼走,没有直接回去。周雅韵和文书人员打了招呼,说要查服装车间的资料,便拿了钥匙,去了档案室。

查服装车间的资料是假,找元嘉欣的资料是真。但取出来时,员工簿上元嘉欣的资料并不多。只记录了她的家庭地址和联系方式,其他关于工厂的资料一概没有。显然被人处理过了。

周雅韵在包包里取出工作簿,记下元家的资料,然后才将东西放好,出去把钥匙交还给文书人员。

取了车,周雅韵坐在驾驶座上,没有立即点火,而是看着手里的工作簿,陷入沉思。

凝神整理思绪片刻,做了决定,这才踩了油门,往厂外去。一路上,周雅韵时不时还瞥着那张撕下来放在方向盘上的纸,这边的路她不熟悉,怕走错,得时刻看一眼纸再找路标。以至于擦车而过时,没注意到从旁边经过的林宝坚尼,以及里面后座坐着的路天策。

“大少爷,刚才那不是周小姐吗?"威廉朝后面的路天策道。路家的食品厂也在这附近,威廉是陪着大少爷过来的。路天策望着后视镜里远去的平治小轿车,点头,没说什么。这几个月来,因为公司的事,威廉跟着路天策,忙得脚不沾地。不是飞南洋,就是飞内地,筹办相关事宜。今天到这食品厂来,也是因着在公司考量下,决定把香江的食品厂,逐步转移去内陆建厂。

而且力华实业也开始进军内陆,正是开山敲石最难之时。“不知周小姐这是要去哪里?“威廉疑惑道。路天策心里也有这个疑惑,那条路,不是往港九……他刚从上头回港,直接从罗湖桥过境,让威廉去边境接他,才走了这条路。眼下内陆改开,许多资本看好,纷纷忙着飞去内陆考察合作,飞机是一票难求,所以路天策北上,多从罗湖桥过去。威廉常驻香江,耳听八方,早就把周家珍珠婚宴会上发生的事情和路天策说了。

路家也是滨城人,当时也收到了请柬,但路天策和路安娜都不在,是威廉陪着路宗瑞去的。

这一眨眼,年过去了,翻过好几个月。

忙着连轴转,威廉方才见周雅韵,居然有种怎么这么久没见的感慨,好似和周雅韵是友人似的。

实在是太忙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