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发酵的木桶,不仅要用棉被裹上,下面还要放上火盆。
隔着火桶跟木桶,进入木桶内的温度不会太高,还能保持温度,刚刚好。
日后做酒糟的时候,也要用上这火桶,同样的办法。
毕竟,这个温度,是酵母菌最为活跃的温度。
“爹,我没看明白。”
等火桶安置好,叮嘱谢娘子,上午下午换一次火盆,晚上也换一次,刚好跟家里面三餐烧火对上。
烧完火,做完饭,把灶膛里面还没完全燃烧的炭火铲进火盆就行,不用特意照顾。
可赵三郎没看明白啊!
“半个月后,木桶里面出来的小球就成了酒曲。”赵清虎道。
“啥?”
赵三郎直接懵了,酒曲?
老爹弄的这个是酒曲?
不会吧,我的天呐,酒曲啊,他可不敢想。
酒曲是用来酿酒的,清水镇上可没有酿酒的,酿酒的在县城,听说家里面有些关系。
酒水生意,没点靠山,谁敢做?
而且,酒曲可是秘方,他老爹是搞什么,竟然会做酒曲?
“老爹,你可别瞎整,刚才你可是用了三斤糯米啊。”
赵清虎白眼连翻,“成功与否,半个月见真章。”
“爹啊,你弄酒曲干嘛?咱们家又不酿酒。”
“我做点酒糟不行啊?”
赵清虎没理会叽叽歪歪的赵三郎,随即又想到了什么。
“你大哥说你们把豆腐卖去柳树镇了?”
“是啊,每天要几百斤豆腐呢,供不应求。”赵三郎得意道。
他可是帮家里面挣了不少,当然了,他自己挣得也不少,他的私房钱已经有三十多两银子了。
他们家,除了他爹,他最有钱。
“你说咱们家去柳树镇也开一个豆腐坊怎么样?”赵清虎提议道。
赵三郎一愣,随即眼中直发光。
去柳树镇开一个豆腐坊,如此一来,不仅柳树镇上的豆腐需求他们能满足,还有柳树镇旁边的村子,都能去卖。
绝对不少挣!
可是,柳树镇他们人生地不熟,怎么开豆腐坊啊,会不会被地头蛇欺负?
“爹,咱们家在柳树镇人生地不熟的,容易被人欺负。”
赵清虎点了点头,“还算可以,没被财富冲昏了头脑,卖豆腐去柳树镇,爹我不反对,也支持你!但是你自己小心些。”
“知道了爹。”
多大鱼打出多大漩,赵清虎当然想要多赚钱点,日子过的再好点。
可一切还是要量力而行。
逼不得已,他最后的办法就是带着绿竹村的同族壮劳力出去打一架,可这有啥用?
“爹,我们回来了。”
大郎他们从外回来了,背回来不少棉花。
“爹,你种的那个哈密瓜,我感觉快熟了,虽然都奇形怪状的,但是数量不少。”赵大郎道。
赵清虎点了点头,梯田里面的瓜地,西瓜、香瓜都已经收完了,连藤都给扯掉了,地都翻了一遍。
就是这个哈密瓜,还在生长,叶子也绿油油的,赵大郎他们就一直没敢动,就等着里面的瓜都长熟。
随着秋天到来,很多庄稼都绝收了。
绿豆、丝瓜、胡瓜、豆角、萝卜,不仅绝收了,而且连藤带根都被拔掉了,地都整理空了下来。
就茄子,还在顽强硬挺着,估摸着要等霜降,才会彻底绝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