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来横祸使他陡然失去学业,步入无法想象的迷茫人生。没有人能告诉他未来会成为什么人,该怎么活着,甚至能活多久。他要用**上的疼痛抵消、忘记对人生失去控制力的痛苦。
女学员喜鹊跑步的时候崴了脚,她向着常轲大喊了一声:“绅士!”常轲愣了一下,转头扶起她,把她的右手搭上自己肩头。
喜鹊笑着说:“果然有风度。”
跟在身后的越野皮卡上传来教官的呵斥:“你想干嘛!”
常轲手扶着嘴里“丝丝”抽冷气的喜鹊,“我们不是团队吗?”
“谁告诉你是团队,管好自己的成绩。这里不培养团队精神!”
常轲放开瘦弱的喜鹊,任由她摔在地上,追赶跑在前面的学员。
散打和擒拿课程的教官来自一支已经被消除番号的特种部队,教官提醒学员们,由于集训时间相当有限,教学只能教授速成、实用的招式。
“这不是街头斗殴,不是武术竞技,你所面对的要一招致对手死地的敌人。目前世界各**事、执法最有效的格斗术是以色列近身格斗术。”他在黑板上写上:马伽术krvg。然后放出马伽术实战的幻灯片。
这种格斗术相当实用,学员们很快就掌握了要领。在对练课程时,常轲不是被打得鼻青脸肿,就是被摔得全身瘀伤,或者被拧脱关节。其他学员都有丰富的基层警察工作经验,体格强壮,都有跟罪犯搏斗的经验。
常轲不服气,每天晚上有空就在拳击房踢打沙袋、琢磨动作。
一个晚上,教官吃完饭专门来了拳击房,他知道这个项目上最弱、也是最瘦的学员经常在这独自练习。
在暗处看了很久,他大声说:“这么打没用,啥用都没有!”
常轲转过头,泄气地说:“那我怎么才能赢他们呢?”
“你为啥要‘赢’他们呢?”教官走到明亮处,“那是敌人,你的目的不是赢,是杀了他。这个想法不改,再怎么练都是南辕北辙。”
常轲思量一下,有点恍然大悟的感觉,但是该怎么打还是很迷茫。教官走近他,“我说过,马伽术本来就不是竞技用的,发明它就是为了实战,就是没有任何规则。你的身体很瘦,在力气上已经输给很多人,再拼命练也是徒劳。如果不想把对手用致命招数打死,还一味考虑常规上的规则,就更用不上力气。”
“既然目的是杀人,那就要往他最致命的部位打击。”教官边说边对着常轲的身体比画,“双耳、眼睛、人中、下颚,生殖器。”
“部位清楚了,就要用身体发力,而不是单从拳脚上。肘部、膝部部、肩部都是攻击发力点。中国武术的说法是’一寸长,一寸强”,那是讲传统冷兵器,当然,你的手特别长,也是优势,但那是在防守的时候。”教练演示给常轲看,“其实格斗时手长不一定是有优势,离发力点远,你听过强弩之末吧?出拳距离尽量短,爆发力要强,速度要快。还有,学过物理学的冲量原理吧?打击时拳脚接触对手身体时间越短,击打强度越大。”教官对着沙袋打出十几个直拳,“出拳要快,收回来也要快。”
“出拳要出平拳,你看你的拳头,虽然皮包骨头,但是拳骨坚硬,你在这里不应该只练力度,更要练速度,打出去要像一只铁榔头。”
“脚要侧踢、踏地。从臀部、大腿部发力。”
“隔天我放一些幻灯给你们看,吸取下泰拳的打法,多用肘和膝盖,用得好比拳头厉害。它把奔跑、跳起和落下时全身的力量打击对手,够狠!”
“武侠小说里那些套路不能信,那都是文人凭空想出来的。港产片更不靠谱,都是特技、假的。民间武术大多是花拳绣腿,那些招式实战中没用场,个别流派理论上有参考价值,比如‘手是两扇门,全靠脚打人’,讲的就是用身体的力量。”
“针对你的身体情况,记住练好快、狠、准、巧是关键。除了拳脚,身边有什么能伤人的家伙捡起来就用。不打则已,打起来就要一招制敌甚至一招致命。”
常轲问:“您这些招式都是跟一两个人对阵,如果对手太多就没用了吧?”
教官老实点头表示赞同,“对手多,当然有多快就得跑多快。但是遇到跑不掉呢?遇到不能跑呢?要知道这人嘛,有时候就跟野狗差不多,你越背对他跑吧,他追得越狠,他知道你害怕。告诉你个以一敌多的窍门,他就算二十几个人,只要没怎么练过,你就对着领头的或者最狠的那个往死里打,其他人怎么拳脚招呼你都别管,这种时候打的不是招式,打的是气势。”
教官不苟言笑的脸上露出“想当年”的豪迈微笑,“我以前就一个人追着二十几个人打,他们跑得像潮水一样。什么叫‘好勇斗狠’啊?不管人多人少,狠总不会错。”
一个月后,常轲的格斗成绩名列前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