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
张扬不卑不亢回应。
在与上位者初次对话的时候,绝不能表现怯场,因为初次见面,双方都不熟悉,对方会通过各种细节去判断,并摸清一个人的底细和性格。
如果你一开始就怯场了,说明你内心比较懦弱。
要是把鲍星纬换成酒局的甲方,人家一开口,你都颤颤巍巍,这还怎么谈合作项目?
张扬回应后,鲍星纬没有说话,目光直视前者眼眸,两人都没有延续话题。
办公室内,气氛随着沉默时间的延长越发压抑,一旁的何婧有些不知所措,她只觉得两人不说话令她浑身不自在。
在沉默的时间里,鲍星纬对张扬已经产生了兴趣。
如果是普通学生,哪怕是教授面对他的沉默心理攻势,都会忐忑不安,但张扬却依旧面不改色,等待着下文,这说明这个男人内心十分强大,不会被外界轻易动摇。
“不知道鲍院长找我什么事?”
突然!
张扬打破气氛。
一旁的何婧松了口气,刚才气氛实在太紧张。
短短十几秒,鲍星纬就对张扬有了大致的认识,他也不卖关子,把直博名额和进入国家金融单位的事情一五一十说出。
随后,他看了眼何婧,又目视张扬道:“你认识了位好同学,是她向我举荐了你,但在此之前,我想知道你的实盘收益率。”
“如果鲍院长想看我的实盘收益率,做学生的我不会拒绝,但读研进入国家金融单位上班,这并不在我的考虑范围之内。”
张扬拒绝地非常干脆。
鲍星纬先是一愣,连忙询问道:“为什么?”
何婧则是快速站起身,来到张扬身侧低语道:“要考虑清楚啊张扬,错过可就没有了。”
“我有自己的人生规划。”张扬先是轻声回应了何婧,然后看向鲍星纬道:“如果读博,少说还要读5年书,进入单位后,还要熬资历,我这个人的性子也比较急,还是外面适合我。”
“当私募?”
鲍星纬又问。
张扬淡然一笑道:“我可能要往游资方向发展。”
“你还真有点与众不同,不当私募,不进单位,一心就想着做游资,你对自己的交易模式很自信?”
鲍星纬能明显感觉到张扬身上的傲气,那是独属于年轻人的气盛,仿佛可以把天捅破。
“如果错过这轮修复型牛市,谁知道下一次是什么时候。”
张扬谦卑回应。
他没有夸虚自己的交易模式,而是把当游资的自信,全部归咎于市场修复。
短暂的交谈,让鲍星纬竟感觉看不穿眼前这位二十出头的年轻人,他又问道:“你家里是做什么工作的?”
他想知道张扬的从容,内心的强大是否与家庭有关系。
“农民家的孩子罢了。”张扬没有细说,直接略过的同时,又开口道:“能与鲍院长见面,我感到非常荣幸,但学生志在四方,还请您原谅我的唐突。”
“人各有志,能理解。”
鲍星纬能理解张扬那颗躁动的心,当初他在美国求学,所有人都劝他学医,但他非要学金融投资,也正因为有自己的主见,才有了“假院士鲍星纬”。
都说人的一生都在朝花夕拾,此刻的张扬,让鲍星纬看见了曾经那个桀骜不驯的自己。
张扬也不会想到,正是这次交谈,对他有了深刻印象的鲍星纬会在未来成为他的关键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