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格格党>其他类型>继福晋> 第 22 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22 章(1 / 4)

第22章第22章

直郡王府的车队出行,最先收到消息的便是隔壁的诚郡王府。“直郡王也去了?”

“是,听门房说,直郡王骑马走在车队最前面。”“呵,这位新大嫂手段还真挺厉害,想不到啊。”想不到直郡王竞是这样的人,都说了爱新觉罗代代出情种,莫不是这一代应在了直郡王身上。

听说,当年太宗皇帝见海兰珠时,已是不惑之年,但一见便……倾了心。直郡王比她们家爷大五岁,没有三十也快了,不是什么毛头小子了,孩子都生五个了,却也跟着了魔一样,大婚之后连朝都不上了,如今又带着新大嫂出门玩,颇有当年太宗皇帝为海兰珠着迷的架势。但传闻中的海兰珠可是个美人,新大嫂呢,她那日也瞧见了,姿色平平,容貌并不突出,而且看其言谈举止,也不像是个有才情的,怎么就迷了人眼呢。三福晋既觉得不屑,又十分好奇,新大嫂到底用了什么样的手段去迷惑男人。直郡王早先看起来也不是个色令智昏之人,难不成那张氏真是只成了精的狐狸。

直郡王府出行的阵仗极大,且直郡王接连数日不上朝也不去衙门之事又已传开,多少双眼睛都盯着直郡王府,车队一离开,消息便在内城疯传。传到了各个王府贝勒府,传到了宫里,也传到了各个衙门。正待在户部办差的诚郡王,闻言茶水都喝不下去了,大哥娶了新福晋怎么像中了邪一样。

从前多勤勉要强的一个人,病得额头冒冷汗都不影响上朝,现在这是怎么了。

他可不相信大哥是被新大嫂迷得头晕转向,且不说新大嫂并非是什么国色天香的美人,就以他对大哥的了解,也绝不会是个为了美色就放弃志向的庸人。大哥如此行事,肯定有什么他还没想通的深意,且必然与太子有关,可能有什么关联呢。

诚郡王实在想不通,总不能是大哥用好女色尊嫡妻来衬托太子爷和小太监的风流韵事荒唐不体面吧,哪有如此杀敌八百自损一千的。大哥性子是直了些,可又不是蠢。

迷惑不解的不只是诚郡王一人,四爷也不甚明白,他亦相信大哥不是会为色所迷之人。

但不是为色所迷,又是为什么呢,听说大哥直接向皇阿玛告假一个月,且在折子上注明请的是婚假。

若是大哥此举是在以退为进,也多的是比这更合理的理由。而且大哥如今真的能退吗,单是皇阿玛那一关就不好过吧。大

刑部衙门。

在得知大哥出门的消息之前,八爷就已经写好了给直郡王府的拜帖,他原是准备今天下了衙门就去的,问问大哥这葫芦里卖的究竞是什么药。虽早先并未言明,但他们兄弟心中是有默契的,更何况在大多数人眼中,被惠妃抚养大的他,和大哥本就是一个阵营的。大哥要做什么,他如果不知情的话,又如何与大哥保持一致呢。“将拜帖送去直郡王府。"八爷吩咐道。

不能再等了。

已经十日了,纵使是新婚燕尔,拿这个理由不上朝也说不过去了。从前兄弟们大婚时,三哥四哥都还在上书房读书,并未上朝,大婚也才只歇了两日,三朝回门的下午便去上书房继续读书了。而余下之人,大婚时虽已入朝,可除了大婚当天外,也都只歇了一两日,太子爷更是大婚第二日就照常上朝,大哥先前与先大嫂成婚时,也是一日都没有耽搁。

大哥如今这样,实在说不过去,非但会让众人质疑大哥,对新大嫂的名声亦不好,实在不智。

他不确定大哥明日会不会同他说实话,还是敷衍搪塞他,但如果是后者的话,倒也没什么不好。

倘若能借此机会与大哥撕扯开来,理在他,不在大哥。大哥对上太子爷的胜面实在太小了,若非身不由己,他怎会选大哥。大

八贝勒府。

八福晋抬手砸了个瓷瓶还不解气,又扯下桌布,将桌上的碟子茶盏扫落在地。

“你们说,倘若有朝一日我也和大嫂一样早亡,贝勒爷是不是也会欢欢喜喜另娶她人,宠爱她人?”

“男人皆薄幸,喜新厌旧的东西,只见新人笑,不闻旧人哭,我若是先大嫂,棺材盖都得掀开了爬出来。”

“早先见直郡王将续娶之事往后推了两年,还以为是皇家难得的有情人,结果却是个薄情寡性的。”

屋里的嬷嬷丫头跪了一地,辱骂大清郡王,这哪是福晋能说的话,这话若是传出去,便是福晋的外祖父安亲王还在世,恐怕也护不住福晋不受罚。“小祖宗,您可噤声吧,不可胡言乱语。”心里想想就得了,怎么还说出来了。

“嬷嬷,我就是气不过,替我们女人觉得不值。”“是是是,奴才知道福晋心善,是为先福晋抱打不平,可祸从口出的道理您也是知道的,这万一一一”

“怕什么,在我自己的卧房里还说不了几句话了。”若是在场有奴才敢去跟贝勒爷打小报告那才好呢,正好让贝勒爷知道她心中所想,日后离直郡王远些,别总念着那个好大哥。能对先福晋薄情寡义的人,能指望他对兄弟有几分情谊,人品怕是也不如何,贝勒爷还是早些看清直郡王的真面目远离了才好。大

延禧宫。

惠妃娘娘简直要被这个傻儿子气死了,张氏也是倒了血霉,才嫁给这么一混账玩意。

顾头不顾脘。

前脚为了原配和原配之子,要人家张氏用避子药,而且期限是十多年。后脚为了补偿张氏,折腾出来的大戏是一场接着一场,又是向朝廷告假,又是把分府的产业交给张氏,恨不能一口气把人补偿完。往后的日子还长,慢慢来就是了,何必这样着急,引得众人对张氏议论纷纷。

“去御膳房支取做斑鱼羹的食材,本宫要亲自下厨送去乾清宫。”儿子没做好,当娘的只能帮着缝补了。

斑鱼羹的做法并不复杂,只是相对耗时,需要将洗干净的斑鱼肝在木瓜酒和清水里浸上半日,之后再进行煮制。

因此,食材是上午取来的,惠妃娘娘送到乾清宫的时候已经日跌了,太阳即将落山。

“朕就知道你会来。"康熙笑道,他着人去问过了,延禧宫今日在膳房支取了青斑鱼,所以他未翻牌子,等候在此。

惠妃这斑鱼羹做了得有二十年了。

“万岁爷尝尝,臣妾的手艺有没有退步。”惠妃将汤盅呈上。

梁九功依着规矩,先盛了两勺出来,放入口中试菜,还是老味道,他也有几年没喝到过惠妃娘娘的粥了。

“不错。"康熙吃完第一口粥便赞道,连续喝了小半碗才停下。“让朕看看。”

有没有被油溅伤手。

斑鱼羹想要不腥,鱼肉是要过一遍油的,很容易伤到做饭人的手,从前惠妃便被烫伤过几次,油滴溅到手上会留下深色的印记,没有七八日的功夫是消不下去的。

惠妃伸开双手,正反都给万岁爷瞧了瞧,“臣妾做别的不行,可斑鱼羹做了那么多次,哪还能再被烫到手,臣妾可不是保清那小子,笨手笨脚的,少时给您做了个玉扳指,硬是在手上划了好几道子,不争气。”惠妃见万岁爷面色和缓,心里头也跟着松了口气,话越发密起来。“臣妾近日里看他折腾的这一出又一出,也是气得不行,快三十岁的人了,还和七八岁的时候一样淘,像没长大一样。万岁爷您也好好管管这小子,总不能任由他胡闹下去,实在不行您打他板子,依臣妾看,这小子就是以前打的太少了,才会这么淘气。说起来也挺对不起他福晋的,人家好好的姑娘嫁进来,保清让人家服用避子药。

纵使是念着弘昱,这事儿也说不过去。”

康熙慢条斯理地喝着鱼羹,并不急着打断惠妃的絮叨。惠妃对此事是一知半解,只知道保清不准备让嫡福晋生子,不知道保清在弘昱长大成人之前连庶子都不想要。

这已经不是淘气任性了,是偏执。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