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格格党>都市小说>火红年代:隐居四合院当大佬> 第629章 第三支柱型产业文旅!!!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29章 第三支柱型产业文旅!!!(3 / 3)

据《旧都文物略记载妙峰山庙会说:“香火之盛,闻于遐迩。环畿三百里间,奔走络绎,方轨迭迹,日夜不止。”

妙峰山后来者居上,一跃成为“五顶”之上的“金顶”。

“京西文旅集团”在每年的农历四月初一至十五,都会在妙峰山上举办一场规模盛大的庙会。

号称“香火甲于天下”的妙峰山娘娘庙会,更是老bj及周边北方省市影响颇大的民俗展示盛会。

妙峰山庙会每年举办春秋两次,以农历四月的春香为盛。

庙会活动区域分娘娘庙和香道茶棚两部分,娘娘庙建在山顶,由灵官殿、惠济祠、回香阁、玉皇顶等建筑构成。

妙峰山庙会保留了华北庙会以民间信仰为特点的传统民间吉祥文化。

妙峰山地区曾经还是京西游击队的主要活动区域。

刘之野的老战友老同事郑朝阳就是在这里参加的gm。

妙峰山下涧沟村,有一座京西情报联络站纪念馆,便集中展示了在妙峰山地区隐蔽战线情报工作的g命事迹。

如今的,妙峰山庙会保留了一些传统节目以外,还做了不少的创新。

每年的庙会以香客祭祀妙峰山“天仙圣母碧霞元君”为中心活动,集丰富多彩的民间会、戏曲曲艺表演、观赏自然风光和热闹繁华的集市活动为一体。

妙峰山庙会表演的民间组织统称为“会”,“会”按照表演形式分为“文会”和“武会”。

“武会”是在庙会期间进行传统民俗表演的,免费为游人带来精彩的民间技艺表演。

作为华北地区独一无二的民俗发祥地,妙峰山会已有多年历史,甚至华北地区的庙会也是从刘家庄地区会衍生而出。

以前来到妙峰山酬山献艺的民间艺人都是自筹车马,每档会必是分文不取。

现在却不一样了,“京西文旅集团”都是高薪聘请,车接车送,报销来回所有费用。

会演员身着古装、带着脸谱,带来五虎少林会、中幡会、高跷会、秧歌会、小车会、旱船会等技艺表演,并用地道的香会语言再现明清香会盘道、打知、换帖、叫门、参驾等内容,再现了明清庙会的历史风貌。

前来庙会的各大团体,还会搭起粥棚、茶棚,蒸起妙峰山特色的福字馒头,前来进香的香客及八方游客可以免费喝福茶,吃福粥,带福还家。

李则凯来到了妙峰山,可惜这里已经过了赶庙会的时节,要想等下次庙会还得几个月。

不过,李则凯也不扫兴,大不了过俩月他在飞回来也不迟。

何况,这偌大的京西地区有的是好玩的去处他还么有领略过呢!

京西刘家庄地区还有很多出名的地方,就比如这“千军台庄户古幡会”。

千军台,位于刘家庄地区清水涧沟西端,史称“千人台”,有着上千年的历史。

京西古道的主干线“西山大路”穿村而过。

村东口“紫气东来”、“西园翰墨”的大影壁墙傲然屹立,迎接着远方的来客。

一株树干中空,却是枝繁叶茂傲然屹立在主街东端的老槐树,时时向人们诉说着千百年的风风雨雨。

这里就是燕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京西古幡会”的传承之地。

山石墁砌的西山大路盘山而上,附带瓮城的大寒岭关城仍然屹立在山口之上;

其旁的毗卢寺已经被“京西文旅集团”重建,村里的一些古井、文昌阁古碑、水槽遗迹,也得了妥善修缮。

庄户幡会原名叫做“天人吉祥盛会”,是山村古庙会的产物,以颂神、祭神为主要内容。

幡旗之队列,乐曲之演奏。

一是幡、二是乐,既有旌旗招展,又有乐曲相伴,可谓声情并茂,场面庄严肃穆,情景交融,盛况空前。

每年正月十四到十六期间,“京西文旅集团”就在千军台举行幡会活动。

通过艺人间表演技艺的口传心授,传扬人民祈福迎祥的民间习俗,为传统民俗文化搭建传承空间的文化表现形式,是燕京民俗文化研究的活化石。

今年五一时间,京西旅游市场持续增长。

成立多年的“京西文旅”集团将景区管理的秩序井然,实现旅游安全“零事故”、旅游服务“零投诉”,为游客营造了一个安全、有序、舒适的旅游环境。

据门刘家庄高新技术开发区文旅局及各镇街统计数据显示,五一假期,刘家庄地区共接待旅游游客总人数三十多万人次,同比去年增长34.06%;旅游总收入18470.28万元,同比增长62.73%。

从旅游场景细分来看,全区a级景区共接待游客234668人次,同比去年增长46.01%,收入4347.88万元,同比增长48.31%。

潭柘寺、戒台寺等传统热门景区依旧人气高涨,这几个景区就接待人数二十多万人次。

乡村旅游也持续升温,接待人数十几万人次,同比增长65.44%,收入1386.08万元,同比大幅增长……刘家庄地区已经成为旅游的热门选择。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