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西地区有著名的“三山五园”,是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南方园林、北方园林汇聚的地方。
园林作为一种封闭性空间,相对独立于城市空间而存在,起着娱乐自我、远离尘世的作用。
与城市的隔绝感也引得众多文人来京西隐居,历代如王郁、孙承泽、纳兰性德、曹雪芹、周肇祥、熊、溥、冯、梅、程等等,都曾隐居西山。
京西地区蜿蜒的山脉、密布的植被、与燕京城适当的距离,使得京西一带历来为僧侣等宗教人士和士人隐逸者所关注。
唐代以来,燕京经济逐渐发达,在全国的z治地位日渐重要,京西陆续建造起诸多寺观:潭柘寺、戒台寺、八大处、北法海寺、碧云寺、十方普觉寺、大觉寺等诸多皇家寺庙及数百处大大小小的寺观。
美景与人文引得皇帝、官僚、文人、百姓纷纷来此进香、游览,京西成为燕京宗教文化最集中的展示地。
相比西山地区,刘家庄地区也不逞多让。
京西的刘家庄地区,就是一处集秀美山水、古老寺庙、传统村落与悠久古道于一体的文旅宝藏。
说到刘家庄,或许有些人会觉得这个名字有些土气,但正是这份朴实,才更能体现出它所蕴含的丰富资源和深厚文化底蕴。
如今,当你走进刘家庄地区,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那连绵起伏的山峦和苍翠欲滴的林木。
作为燕京唯一的纯山区,刘家庄的山地地貌占据了其绝大部分面积,这也为这里孕育出了独特的自然风光。
无论是东灵山的雄伟壮丽,还是百山、双龙峡的秀美多姿,每一处都足以让人流连忘返。
而流淌在沟沟坎坎间的河流,更是为这片土地增添了无尽的生机与活力。
除了自然风光外,刘家庄的人文景观也同样令人瞩目。
这里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妙峰山娘娘庙、潭柘寺和戒台寺等古刹名寺,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这些寺庙不仅建筑风格独特、历史悠久,更以其深厚的佛道教文化和精美的木景观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参观。
此外,现代化大发展的刘家庄地区还保存着许多传统村落,如爨底下村等,这些村落以其古朴的民居建筑和淳朴的民风民俗,成为了人们感受乡村生活、回味乡愁的好去处。
刘家庄的魅力还远远不止于此。
这里的京西古道,也是一处不可错过的文旅景点。
这些古道曾经是商人、官兵和香客行走的重要通道,如今虽然已经失去了昔日的繁华与喧嚣,但依然保留着那份厚重的历史沧桑感。
行走在这些古道上,仿佛能够穿越时空,回到那个车马邮件都慢的年代。
“京西文旅集团”的文旅发展还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近年来,刘家庄地区不断加大文旅融合发展的力度,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致力于打造成为燕京市的文旅新高地和生态涵养区。
这一系列的举措不仅为刘家庄的文旅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游客提供了更加便捷、舒适的旅游环境。
如今,刘家庄早已经不再是四十年前那个山高水远、交通不便的偏远山区了。
随着几十年来交通网络的不断完善和旅游设施的日益齐全,这里已经成为了越来越多游客的旅游目的地。
而刘家庄地区最为出名的风景名胜古迹就是妙峰山了。
“全国中心在燕京,宗教中心在妙峰山。”这一言就论道出了妙峰山作为宗教信仰圣地在北方民众心中的地位。
自打佛教东传后,到处占据地盘立庙树像,道教及其他宗教信仰试图与之分庭抗礼,因此纷纷效仿佛教的做法。
由于庙宇所在的场所风景甚好,因而当时流行“借佛游春”。
妙峰山位于燕京西郊,又称“妙高峰”,是一个以尊奉道教碧霞元君为主神,融合佛教和民间宗教于一身的多神崇拜场所。
碧霞元君大家很熟悉,但其起源没有定论,有说是东岳大帝的女儿,也有说是华山玉女,还有说是凡人得道成仙等等。
但碧霞元君在夏国女神信仰中的突出地位,是毋庸置疑的。
她主管人间生育,信众尊称她为“老娘娘”,这一称呼蕴含着子孙繁多的寓意。
在元朝,一些北方信众就开始了对碧霞元君的崇拜。
妙峰山上碧霞元君香会大概起源于明代崇祯皇帝时期,但这里人气并不盛。
当时占据鳌头的是t州、z州和蓝靛厂三地香会,此外还有五座比较出名的娘娘庙,即“五顶”,但妙峰山并不在此列。
直至清代道光时期,因受到皇家青睐,妙峰山碧霞元君香会才逐渐鼎盛起来,这才吸引了华北地区的绝大部分信众。
津港人对妙峰山的感情不亚于燕京人,津港人与妙峰山有着深厚的情缘。
他们说:“妙峰山的娘娘是最关照津港的,因为妙峰山娘娘庙的庙门正对着津港!”
据说有一年,津港城里从空中飘来了一领席子,人们捡起来一看,只见上面写着“妙峰山”三个大字。
“好家伙!这妙峰山距离津港有300多里地,要多大的风才能把一领席子从妙峰山刮到那里去呢?
这不是老娘娘的法力所致,又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