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格格党>都市小说>火红年代:隐居四合院当大佬> 第628章 蓬勃发展的家电互联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28章 蓬勃发展的家电互联网!!!(1 / 3)

第628章 蓬勃发展的家电互联网!!!

如果说,医药产业是刘家庄高新技术开发区的龙头产业。

那么,电子互联网信息化产业就是该地区的后起之秀。

进入九十年代中期,世界以“全球化”的面貌迎来了新的一天。

就在这一年,世界贸易组织wto正式成立,取代其前身“关税及贸易总协定”gatt。

世贸组织的成立,旨在减少或取消关税、进口限额和其它贸易壁垒,促进国际间自由贸易。

九五年七月,夏国正式提出加入世贸组织的申请,“复关”的目标转为“入世”。

尽管要到六年后,宣布夏国“入世”成功的小木槌才会敲下,但此时,夏国的经济已然有乘风而起之势。

燕京日报记者王双在刘家庄的街头随机采访中,他问路人:“您认为,21世纪的夏国会是什么样子?”

每一位受访者的眼中都闪烁着光芒,言语中带着骄傲与期待。

而就在今年,在一处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一场民族工业保卫战悄然打响。

自1992年后,大批国际资本开始涌入夏国,不断挤占本土企业的市场。

此前,夏国曾有多家生产碳酸饮料的知名企业,但在可口可笑、百事可笑等外企进入夏国后,这些本土品牌正面临着被收购,走向消亡。

就在这个关键时刻,“刘家庄投资”敏锐地捕捉到市场机遇。

他们发现国内仍有七家颇具市场潜力的本土饮料品牌,正面临着被这两大国际品牌吞并的风险。

凭借敏锐的商业嗅觉和果断的决策力,“刘家庄投资”迅速出击,抢在跨国巨头之前与这七家企业达成协议,成功完成了全资收购。

作为专业的金融投资机构,“刘家庄投资”并未直接经营这些饮料品牌,而是将其与“果山饮料集团”前身为刘家庄饮料厂进行战略重组。

通过资源整合,一家拥有全国性生产布局的大型饮料集团就此诞生了。

如今,全新组建的“果山饮料集团”凭借本土化优势和规模化运营,正与国际饮料巨头在国内市场展开激烈竞争,为民族品牌在饮料行业的复兴谱写着新的篇章。

饮料领域的竞争还只是冰山一角。

为了振兴民族工业,大多数本土企业与外国企业都打起了价格战。

从九五年开始,面对松上、二洋等倭国公司在“白电”领域的优势,

海儿集团的创始人章睿民深知,比技术和质量,刚刚起步的夏国企业未必就能胜出。

但是他不打价格战,因为海尔背后站着“刘氏金融投资”这个金融领域的巨无霸。

海儿不仅压低售价,还推出了优质的售后服务,以此反击倭国等企业。

章睿民决心十足的对记者王双说道:“和跨国资本较量,就算死,我们海尔也要死到最后一个。”

面对来势汹汹的倭国“白色家电”企业,他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

随着海儿第一个在家电领域里吹响了反攻的号角,在白色家电市场,tdl、大虹、康家、熊猫等国产品牌有了像“刘家庄投资”、“刘氏金融投资”、“燕山资本”这样的资本大佬扶持,个个是“弹药”充足,接连宣布开始降价。

tl的李西升甚至以低于倭寇彩电2/3的价格开战。

大虹的倪运风则亲自到蜀都商场的柜台吆喝。

经过这场价格战,到次年年底,国产彩电品牌已占到71.1%的市场份额。

也就是今年,连想集团在大股东“刘氏投资”的大力扶持下,他们打着“民族计算机工业”的旗号和外国品牌展开激烈竞争。

《燕京日班报报道称,《联想正与“八国联军”拼市场。

在产品制造上,连想总经理刘船志要求“必须把成本降下一半”;

同时,连想集团因为“刘氏投资”的大力扶持,在采购招标中多次挫败跨国公司。

连想还与地方合作,在全国300多个城市推广联想电脑,占得先机。

正是凭借着惊人的廉价优势,联想经济型电脑迅速在市场铺开。

有数据显示,在95年个人电脑销售的前十大公司排名中,连想名列第五,也是唯一入榜的民族品牌。

今年4月1日,连想在刘家庄高新技术开发区的生产线诞就生了第10万台电脑。

连想公司为了树立民族品牌的旗帜,宣布将这第10万台下线的电脑赠送给著名数学家陈先生,以表示对其学术成就的尊重。

十年前,电脑还是深藏在科研单位和大学里的宝贝。

可是到了如今,个人电脑就开始走入寻常人家。

不过一般人还是买不起,在这个一线城市人均年收入不过几千元的年代,售价动辄数万元一台的外国品牌,让人可望而不可及,商业用户才是这些大牌海外计算机企业的目标。

而即便是自己购买配件组装一台486电脑,也要费上万元。

这年头买电脑的用户也不是为了玩,只是为了办公。

这用电脑办公,还得配备打印机,就算是组装机加上打印机也得一万五六千,相当于普通人三年的工资。

所以,九十年代中期以前买电脑的基本上都是商业用户,个人用户是寥寥无几。

相比这庞大的人口,商业用户怎比得上家庭用户的市场大?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