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了,即便找得到,凭人家夹杂着白话、英语三分靠猜七分靠比划的普通话,我很怀疑我当时能不能掰扯明白。
算了就算破财消灾了呗。”马忠其实早就看开了。
如今他在“香江刘氏”的工资待遇可不低,一年大几十万。
有时候碰上一次“大活儿”,光分红就让他可以潇洒无比。
“客观来讲,我觉得大部分香江人做生意还是很地道的。
不过遇到当初我这种'小白',估计人家不弄我点儿都对不起自己'买卖人'的身份。
或者人家自己也是'小白'不太懂而导致差错的可能性也不是一点儿都没有。”
后来,马忠正式来了香江后,跟香江这里的同事逐渐熟络。
香江本地的同事极为热情,生怕你不知道香江的好。
一有空就带着马忠去品尝异国美食、去夜观太平山顶、去飙车青马大桥,在他们的引领下香江就变得异常鲜活起来。
深夜,刘勇在马忠的带领下品尝了尖沙咀的美食后消消食。
漫步在弥敦道上,一缕古老乐音从巷口飘来,让他不禁驻足。
那乐音,仿佛将他带回了燕京老家胡同里的录像厅,与眼前的香江交织出一幅梦幻般的画卷。
霓虹灯影交错,人群熙攘,香江的夜晚如梦似幻,让人沉醉。
在繁华的香江,人们追逐着警探、大亨、杀手的身影,却往往忽略了这座城市的韵味。
月光下,香港的轮廓若隐若现,背倚群山,脚踏海波,摩天大楼与市井小巷相映成趣,香火气息与现代气息交织出一座独一无二的港岛。
这一次,刘勇的香江之旅,不仅是追逐历史的脚步,更是一场感受港风的盛宴。
旺角戏院前的空地曾是张雪友卖鱼丸的地方,背后的果栏仿佛是三h会的谈判场所;
油麻地警署是tvb粉丝的朝圣地,西九龙重案组、陀枪师姐等经典角色在这里上演着一幕幕风云变幻。
刘勇二人又沿着警署前行,庙街大排档的烟火气扑面而来,风水摊的灯光昏暗而神秘。
电影里刘得华曾经就在夜市前轰鸣摩托,周星尺坐在折叠椅上无奈地说着笑话。
尖沙咀c庆大厦内,金城武谈论着爱情的保质期,不远处半岛酒店……
维多利亚港的烟绽放满天,星光大道上每个手印都承载着传奇。
铜锣湾只有一个浩南,那就是陈浩南。
避风塘内,珍宝海鲜坊船浮海波,食神月夜跨海东来。
吴振宇下船后不久便说了那句经典台词:“出来混,迟早要还。”
港风不仅吹拂在特定地点,更弥漫在全城每个角落。
霓虹灯、双层巴士、街角响起的老歌,都是港风的化身。
外人不知道的是,刘勇他是个资深影视迷,最喜欢的就是港剧。
而这年头的港剧电影还是巅峰期,没有走下坡路。
在香江影视领域里举足轻重的tvb,作为时代的见证者,记录了香江社会的沧桑变迁。
八十年代,tvb港剧以武侠为主题,金庸的飞雪连天化身为电视里的爱恨情仇,掀起了一场席卷两岸三地的武侠热潮。
到了如今,商战与刑侦又逐渐成为港剧的主流。
但其中依然蕴含着武侠价值观的精髓:大亨的发迹、市井小民的奋斗,以及善恶有报、天道循环的信念。
随着剧情的展开,香江的摩登生活也逐渐展现在观众面前。
等刘勇真正亲临香江后,他发现影视剧里的繁华与现实一样。
与内地不同,这里的社会精英们已经享受着手机、豪车、股市和酒吧的现代生活。
职场穿搭和职场节奏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每个人都显得风风火火,充满干劲。
九十年代,是香江人口增长经济腾飞的年代,也是”港片“的黄金时代,一批至今仍闪耀的女星进入大众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