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格格党>都市小说>火红年代:隐居四合院当大佬> 第540章 公司元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40章 公司元年!!!(3 / 4)

就在他人生最为灰暗的时候,一家自称是“京西投资”的金融公司来到了他的面前……

今年一月,33岁的王实路过宝县国贸大厦,看多许多警察,一打听是领导视察。

他心里咯噔一下,知道机会来了。

王实的第一桶金是靠做饲料中间商,倒卖玉米得来的。

这个决定仅源于他在蛇口码头看见了三座储藏玉米的金属罐。

他了解到,当时宝县主要的饲料厂,其玉米多从m国、t国进口,也有部分从内地通过香江转口再来到宝县,因此成本很高。

于是,王实和正大康地达成合作,他联系了刚开港的宝县赤湾港,解决了万吨货轮的停靠,再通过粤省海运局租万吨轮,通过海运将北方的玉米转卖给宝县的饲料厂。

第一单生意挣了3.9万元,虽然利润不大,但对王实来说却有特殊意义,他看到了在宝县从事商业贸易的种种可能性——只要敢想,通过努力终能实现。

在小赚几笔后,香江媒体突然报道说,“内地的鸡饲料中发现致癌物质”。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王实囤积的玉米滞销了,车站的仓库塞满了玉米,站台也堆满了玉米,装玉米的车皮仍在抵达,没地方卸货就临时扔在铁路边上……

他赶紧组织人手满珠三角甩卖,贱卖后,赔了110万元。

这时,王实不但没有收手,危机之下他出人意料地又从北方买进1.5万吨玉米,条件是货到100天后再付款。

就在货轮进宝县港前两天,香江媒体刊登了一条消息:“内地鸡饲料中不存在致癌物质,之前的报道有误。”

这消息有如及时雨,除了补回此前的损失,王实还赚了300多万元。

今年5月,王实成立“现代科教仪器展销中心”,也就是后来的万科,

从家用电器仪器的进口贸易开始,什么赚钱做什么,甚至服装、手表、饮料、印刷、金饰都涉及。

与此同时,万科开始代理倭国各种多媒体设备的知名品牌,比如索尼。

合作期间,王实对倭国“综合商社模式”留下了深刻印象,这为万科后期迅速的多元化扩张埋下了伏笔。

发展壮大的万科,王实依旧不满足,他又盯上了房地产领域。

但是,搞房地产需求的资金是巨大的。

这年头,可不是后世,搞房地产可以先拿地再贷款。

正在王实看见机会,却要眼睁睁的干瞪眼的时候。

一家来自称燕京的“刘家庄投资”金融公司不请自来……

这一年,35岁的张睿民被派到一家濒临倒闭的电器厂当厂长。

这家“岛城日用电器厂”是一个年份久远的烂摊子,它早年是一个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后来过渡成集体性质的合作工厂。

在很多年里,它生产过电动机、电葫芦、民用吹风机、小台扇等,

后来则开始生产一种名为“白鹤”的洗衣机,由于外观粗糙,质量低劣,一直打不开销路,工厂的资产与债务相抵还亏空147万元。

在张睿民上任前,一年之内已经换了三个厂长。

他是家电公司的副经理,如果他再不去,就没人去了。

张睿民刚上任,欢迎他的是53张请调报告,上班8点钟来,9点钟就走人,10点钟时几乎没人日……。

到厂里就只有一条烂泥路,下雨必须要用绳子把鞋绑起来,不然就被烂泥拖走了。

这是一个烂摊子……

一家名叫“刘氏投资”的金融公司主动找到了他,诚若帮他提供资金改革,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

在诸多地方,这般情形不断上演。

众多刚刚起步、尚在艰难挣扎的公司企业,获得助力后,得以一飞冲天。

这几家投资集团,自此成为国内初创公司眼中最受青睐的资本力量,亦成为众多知名企业背后的金融巨头。

…………

曾几何时,在除夕之夜,一家老小围在电视机前看春晚,是无数人的过年传统。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