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仅仅是这样一个简单动作,就让战士们十分满足。
不过,并非所有的猫耳洞战士都能够享受到这个待遇。
比如那些被敌人火炮和高机标定的猫耳洞。
以及靠近敌人猫耳洞距离很近的前沿战士。
他们只能一动不动的,全神贯注紧盯敌人阵地,无法进行“晒蛋”治疗。
猫耳洞的生活枯燥而且乏味,仅仅只是一个烂裆还不足以形容这里的苦。
一旦碰到梅雨季节,整个山洞内几乎被积水覆盖。
所有的漂浮物、排泄物都随着雨水的上升而漂浮起来。
有的甚至直接流入战士的口中、鼻腔内。
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滋味,正常人想想都觉得恶心。
6=9+
可是战士们却只能硬挺着。
此时的战士们只能将最重要的设备和武器抗在头顶上。
将头部微微的朝着洞口的地方仰头,狭小的空间内根本无法调转过去,只能坚持到雨停之后。
然而,新的问题来了,雨水散去,有的猫耳洞直接坍塌,还需要重新挖掘。
有的里面雨水渗下去的速度很慢,战士们只能小心翼翼的将武器和通讯器材放在洞外干燥的地方。
不过,一旦被敌人发现,很容易招来敌人的打击。
这个时候总会有其他的战士在旁边时刻观察敌人那边动向。
如果碰到连续下雨,雨水十几天不退的情况。
战士们没有收到命令依然不能够离开岗位。
因为对方就是敌军阵地,他们也不能出洞,这时大家似乎都在比双方的耐力。
由于猫耳洞距离越军前沿十分近,所以想要运送物资非常辛苦。
一些战士们十几天的时间都无法涂抹药物。
而背负补给的军工也需要冒着极大的危险,一点点的将东西艰难送上去。
几名军工战士冒着生命危险将食物和药物送到猫耳洞,回到后方的时候,终于忍不住嚎啕大哭:
“他们太苦了,简直不是人过的日子,让我们替换下他们来吧。”
然而,刘之野也知道这些人的辛苦。
但是战士们好不容易熟悉而猫耳洞周围的情况,一旦轻易撤下,很容易被敌人抓住机会,一举进攻,到时候得不偿失。
刘之野得知这种情况后,内心也十分的难受。
他含着泪对随行人员道:“在这样的猫耳洞里呆上一年,就是不打仗,也应该立功,应该给他们记入一等功!”
将军战士一条心,没有哪个当官的不爱惜自己的士兵。
刘之野也不是白来的,他作为指挥官不能坐视不理。
虽然他解决不了战士们的根本问题。
但他会想法设法去解决他们的医疗问题,物资补给,尽量让战士们好过一些。
另外他还了解道,前线最紧缺的生活物资竟然是香烟。
这是有原因的。
虽然国内已经进入改革开放初期。
日用品的生产和供应早已不是那会儿三十年前那会儿,百废待举的起步阶段。
但具体到前线需要的种种用品,也并不是随时随地都能便捷地获取的。
由于前线位于山地,交通运输等基础建设本就不够到位,复杂的地形和天气更增大了物流困难。
其次,各类用品产地不同,有的甚至位于遥远的省份,统筹采购也需要耗费不少人力精力。
在这林林总总的各类军需品中,战士们对香烟的需求显得十分突出。
据统计,各部队的香烟消耗量相当惊人。
不少战士烟瘾都偏大,有的人一天抽完两三包并不是什么稀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