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2高地的东南山腿到主峰一字排开,炊事班负责防守的区域是东南山腿靠北的山坡。
炊事班,这些平日里与锅碗瓢盆为伴的战士们,此刻却肩负起了防守东南山腿靠北山坡的重任。
这个炊事班一共有11名战士:班长刘述盛、副班长刘述华、司务长李国清、战士侯宝元、黎振刚、杨小宝、李元福、陈成功、杨建林、王全福、黄金鑫。
班长刘述盛、副班长刘述华是个老兵,警卫二师最早成立那会儿,他们俩就参军了,都是刘家庄人。
这一次殿后任务,是班长刘述盛主动要求留下打掩护的,他说:“我当兵十几年了,好不容易上一次战场,不能一直当伙夫,也要真刀真枪的去跟敌人干一回……”
营长再三考虑便同意了他们的请求,他能放心把殿后任务交给炊事班是有原因的。
一个是,三营其他战士连续激战七个多小时,早已身心疲惫。
二是,警卫二师的炊事班也不是好惹的,日常训练也不差于普通步兵班。
…………
敌军深知夏军安排在前面的都是不好惹的“硬茬”,所以在连续吃瘪几次之后索性直接采用迂回战术,直接绕到后山腰打算找个“软柿子”捏。
为了攻破夏军防线,给上级一个交代,此次敌人押上血本,首次进攻就派出了一个加强连,足有150多号人。
敌军这一次进攻的阵地正好就是3营炊事班所在的区域。
在敌人的如意算盘中,如果能够突破夏军的阵地,就可以把7连的阵型拦腰切断,然后各个击破。
他们选择的攻击地点,恰好位于3营指挥所的隐蔽后方。
当3营长骤然间听到后山传来阵阵密集而激烈的枪声时,他心中猛地一紧,瞬间意识到了敌人的阴谋异常凶恶。
倘若敌人的计划得以顺利实施,那么3营将面临全军覆没的巨大危机。
与此同时,炊事班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他们手中缺乏机枪和手榴弹这类重型武器,仅凭现有的装备,长时间坚守阵地无疑会陷入极为不利的境地。
然而,此时的3营已经捉襟见肘,无兵可调。
在这千钧一发之际!!!
3营长只能果断下令,让1排长火速带领7班副班长黄光荣以及两名经验丰富的机枪手,迅速前往炊事班的阵地提供紧急支援。
在四人向后山转移的途中。
突然间,一发敌军的迫击炮弹呼啸而来,狠狠地击中了他们所在的区域。
两名机枪手在爆炸中不幸遇难,他们的身体被弹片撕裂,倒在了血泊之中。
一排长的腿部也被弹片击中,鲜血染红了他的裤腿,他痛苦地呻吟着,无法再继续前行。
在这危急关头,只有黄光荣一人幸免于难。
黄光荣望着受伤的一排长,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悲痛与责任感。
他本能地想要冲上前去,为排长包扎伤口,但一排长却用坚定的眼神制止了他。
“黄光荣,你甭管我!”一排长咬紧牙关,强忍着疼痛说道,“快上,保住阵地要紧!我们不能让敌人占领那里,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黄光荣闻言,心中一震。
他深知排长的命令意味着什么,也明白自己此刻的责任有多重。
他深深地看了一眼排长,然后毅然转身,向着阵地的方向飞奔而去。
后来,军医从一排长的腿上拆出了6块大小不一的弹片……
咱们暂且不表。
且说,黄吴光荣在远处便望见炊事班的阵地被硝烟笼罩,一片混沌。
黄光荣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不知道那里的战友们此刻是生是死,安危如何。
战壕就在眼前,他毫不犹豫地俯身一冲,敏捷地钻进了战壕之中。
刚一进战壕,他便遇到了正在这里指挥作战的9连指导员徐国宁。
当指导员徐国宁告诉他,炊事班的战士们竟然在没有任何外援的情况下,仅凭着手中的7支步枪,就成功打退了敌人的猛烈冲击;
而且自身竟然无一伤亡时,黄吴光荣的心中不禁涌起一阵惊喜。
黄光荣向指导员报告了一排长和战友伤亡的经过,并接到了新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