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他的驾驶技术过硬,于是安排他进了车队,担任某首长的司机。
这个人的外表不错,但人品不咋地,爱贪小便宜,多次将公家的东西据为己有,那辆小卧车也被他视为“自己的车”,经常用作私用。这一情况被及时的上报回了专案组。
葛叔平与李爱国非常重视这一发现,由李爱国亲自带队前往某部大院。
随后,组织刑侦人员对这辆小卧车进行了技术鉴定。
结果发现车内顶棚等处的人造革上有多处破痕,在车的后座下面有血迹。
技术人员立即对血迹进行采样,立即送回去进行化验。
不出李爱国所料,经化验,与被害人曲丽珍是同一血型。
另外在该车的后备箱内,发现一个铁制工具箱。
打开后,找到其中有一把圆形铁锤,直径正好是2.5厘米,锤把上也有血迹,经化验与死者血型相同。
至此,葛叔平与李爱国等人心情大好,这案子差不多水落石出了。
这些确凿的证据无疑将耿三桂推向了重大嫌疑犯的位置。
葛叔平面露冷笑,语气中带着几分不屑与愤怒:“这小子,真是隐藏得够深啊!李爱国,你立刻行动,去把他给我抓来!”
李爱国闻言,神色一凛,毫不犹豫地回答道:“是,处长!”
然而,即便证据确凿,他们也不能贸然在大院里动手抓人。毕竟,这里是军队的地盘,需要先跟相关首长打好招呼,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误会和麻烦。
葛叔平虽然心中有些忐忑,但还是硬着头皮去找了领导。出乎意料的是,这位领导不仅十分通情达理,而且嫉恶如仇,对葛叔平的请求没有丝毫阻拦,反而还提供了一些帮助。
这让葛叔平心中暗自庆幸,看来这次行动会比预想中顺利许多。
葛叔平这边沟通顺利,但是李爱国这边却没有顺利的抓到人。
因为耿三桂本人却不在京城,他请假去了津港探亲去了。
已经好几天没有在单位里露过面儿了,看样子他是想在亲戚家过完年再回来。
专案组的同志们可不能让耿三桂舒舒坦坦地过完这个年。
葛叔平迅速将犯罪嫌疑人的相关情况向局里做了详尽汇报,并果断请求前往异地实施抓捕行动。
此外,鉴于耿三桂曾经当过兵,具备一定的反侦察能力,葛叔平深怕他会在走投无路时铤而走险。
为确保此次行动万无一失,他又特意向上级申请了特警大队前来增援,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突发状况。
前来支援的特警带队领导不是别人,正是市特警大队长刘铁林亲自出马。
刘铁林现在是京城市局的一员猛将,各路“绿林豪杰”心目中的“活阎王”,比起当初他哥刘之野的在道上名声都相差不远了。
葛叔平一眼瞧见是刘铁林亲自出马,心里顿时踏实了许多,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哎呀,刘大队,您这尊大佛怎么亲自来了?对付这么个不起眼的小蟊贼,哪用得着您动手啊!”
两人之间的交情将近二十年了,刘铁林自然也不跟葛叔平客气,他笑着回应道:“我这不是快退出一线战场了嘛,正好借着这个机会,出去舒展舒展筋骨,活动活动身子骨!”
葛叔平一听就明白了,他知道过完年之后,刘铁林的职位也要有所变动了,不是升任副局长,就是要成为某个重要分局的一把手。
说起来,他们俩的情况还真有些相似,年后的工作调整都已经在酝酿之中了。
两位大佬简短地寒暄了几句后,李爱国便迅速进入角色,开始向刚刚抵达的特警队员们进行案情通报。
“耿三桂,男性,四十岁,京城人士,曾是一名转业军人,具备一定的反侦察能力,是个棘手的人物……”李爱国条理清晰地介绍着案情。
与此同时,葛叔平与刘铁林也完成了寒暄,两人立刻切换到了工作模式。
葛叔平神色凝重地看着刘铁林,说道:“刘大队,李爱国你也认识,这次抓捕行动就由你来指挥,李爱国负责协助。
我们的目标是尽快将耿三桂抓捕归案,但同时也要确保行动万无一失,务必保证咱们队员的安全。
这眼瞅着就要过年了,我可不希望出现任何意外,让大家都过不好这个年。”
刘铁林嘴角上扬,随即神色变得凝重,他郑重其事地说道:“葛处,您尽管放心,我刘铁林在此立誓,定会将所有同志全须全尾地带回来!”
葛叔平闻言也露出了笑容,他轻轻捶了捶刘铁林的胸膛,爽朗地笑道:“好!那我就在家中静候你们凯旋的佳音。等你们回来,我一定好好犒劳大家,请大家喝个痛快!”
刘铁林爽朗一笑,拍了拍手,“那咱们就这么说定了,葛处,一言为定!”
会议结束后,刘铁林带队当天就出发去了津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