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的来讲,这一发现对犯罪嫌疑人的调查很有帮助。
时间眨眼来到了一月21日,距离发现死者的日子已经过去了十多天了。
这马上要过年了,自从发现曲丽珍的包裹后,案子又进入了死胡同。
再没有了什么进展,令专案组的人们心急如焚。
葛叔平还想着在年前破案呢,看样子是不成喽!
真是天无绝人之路,柳暗明又一村。
正在专案组的焦头烂额之时。
这一天中午,金盏公社北马房大队的一名拖拉机手突然来报案。
这名拖拉机手自称在发现死者的前一天傍晚7点钟左右,他曾经看到过一辆小卧车在田间行驶。
当时他还纳闷,是谁把这么金贵的东西开到了坑洼不平的泥路上呢?
由于当时他离得远,什么车型没看清,只能看清车的尾灯是横排的,特刺眼。
这可是重要线索,因为这年头的汽车很少,小卧车更少,无外乎就是那几个牌子车型。
而且有小卧车的全是公家单位,级别不低的单位领导才有专车。
根据这条线索,葛叔平让专案组找来了几辆车,做了实地行车试验。
其中有一辆丰田牌小卧车(丰田海狮),那个拖拉机手十分肯定那晚看到的车跟这种车非常相似。
虽然掌握了大致的车型,但侦破工作依旧非常艰难。
因为在京城里使用这种车的大大小小的单位有好几百个。
到底哪一辆才是凶手驾驶过的呢?
总不能一辆辆地全部进行排查,这样也太耗费人力物力了。
侦破工作似乎又陷于了僵局。
真是无巧不成书。
这会儿,有位即将退休的老刑侦王忠盯着线索突然想起来一件事来。
王忠拧着眉毛说:“葛处,我记得去年8月6号,有个南河东都来京开会的女干部冯娟。
冯娟当时来报案,说她在京城站被一个中等身高的中年男子给骗上一辆挂着褐色窗帘,套着乳白色草席坐垫的小卧车。
当那名中年男子驾车驶向郊外时,那个女干部冯娟在途中意识到了情况有些不对劲,于是她强行下车。
正当那名中年男子一瞧自己要做的事情暴露,就换了副脸色,意图强行把她冯娟拽回车上的时候。
恰好有几个人骑自行车在此经过,冯娟赶紧大喊大叫求救,那名中年男子见事不可违只好赶紧开车逃跑了……”
闻言,葛叔平与李爱国对视了一眼,都发现了对方眼中的兴奋。
这两个案子都与小卧车(丰田海狮)有关,作案手法也几乎一致,极有可能两起案件就属于同一人所为?
那么这个人究竟是谁呢?
时间很快来到了1979年的1月24日。
这天上午,终于有了新的线索。
在某部队大院,负责车辆调度的车队长告诉前来调查刑侦案人员,他们这里有一辆横尾灯的丰田牌小卧车,负责开这辆车的司机名叫耿三桂。
1月10日那天,这辆小卧车的去向不明,转天上午10点多钟,耿三桂才将车开回来。
车队长沉着脸问他:“你昨儿个开车去哪儿了这是?还有没有纪律了?这车是你自己个儿的想怎么开就怎么开?”
耿三桂觍着脸说:“哎呦!队长真对不住。昨儿个我有个亲戚得了急症,我开车拉着亲戚去医院,所以没能及时把车开回来,您看……”
“这次因你事出有因,就饶你一回,但下不为例啊!你们偶尔的公车私用,我也理解,毕竟咱们都是司机,吃这碗饭的。但是你得跟我汇报是不是?”由于耿三桂经常公车私用,所以车队长也没有深究他。
刑侦人员详细询问了耿三桂的出身以及平时的为人情况。
得到的答复是,耿三桂是贫农出身,父母双亡,十五岁参加工作,当过兵,转业后被分配到油田工作,后被调回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