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科学的春天”
在北方过了腊八,年味就越来越浓。
这年头老百姓们日子过的虽然不富裕,但是对过年的期盼和喜爱却是真真儿的。
有的人家里起码两个月前就为了过年做准备。
收拾一年攒下来的票儿,一张张地捋好,用皮筋一绑,恨不得每天回家都数一遍,就盼着过年那天去拿着票儿把年货都买回来。
置办年货不仅“一票儿难求”,有了票儿也不一定能换购到东西。
于是,老老少少都大早起来去副食店门口排大队买年货,也是一道年前必见的风景线。
时间到了70年代末,春节市场大部分商品数量总体有所增加,但依然远远谈不上充裕。
在四九城每个人的指标是生4两,瓜子3两左右,海水鱼,凭证每人供应2斤,其中黄鱼半斤……
真的是民以食为天。
可以说置办年货,小到一个家庭,大到整个城市,都在为了“吃得好”而忙碌,家里每多一样东西,这心里才踏实一分。
而且春节期间,也是走亲访友最集中的时候,因此这送给各家的礼品也成了年货的一部分。
逛亲戚时,带上一包茶叶、两瓶酒或者是点心匣子,一定是拜年少不了的礼数。
茶,必须得是茉莉茶,四九城人就爱喝这一种,前门大碗茶过年期间可是喝不着的。
酒,除了“红星二锅头”,大多数人会选择购买“燕山”、“太行”,既拿得出手,价格也合适。
“野山酒”出产的酒不管是家里来客喝,还是走亲戚送礼都倍有面儿。
京城,最有名的当属稻香村,牛舌饼、萨其马、枣糕等都是自家储备和赠送亲友少不得的。
除了办年货,春节最让小孩子们期盼的就是能穿一身崭新的衣服。
过年的时候买上点新布料,给家里的小孩添上一件新衣服,就是很开心的了。
在刘家庄地区又是另一番景象了,春节前夕,刘家庄商业区显得格外繁荣,许多商店修饰一新,货架上的商品琳琅满目,不少商店还恢复了传统商品的经营。
从早到晚,马路上熙熙攘攘,人们正在欢乐地购买成衣准备过新年。
如今的刘家庄商业街比起四九城繁华的王府井大街,也不遑多让。
不管是在那里,年前最忙的地方肯定是理发店。
年前去理发店里想美发你得排队。
多年来,春节前就属这儿的生意最好。
一方面背地有“正月不剃头,剃头死舅舅”的老例儿,一方面为了讨個大“发”财源的彩,也必须从头做起。
……
虽然说,刘家人是不缺吃喝的,但是家里的孩子们依旧是抵挡不住过年的诱惑。
高考一结束,刘淑贤就如同脱缰的野马,尽情释放着压抑已久的欢乐。
与那些焦急等待高考成绩、心中忐忑不安的考生们截然不同,刘淑贤显得格外从容自信,仿佛一切尽在掌握之中。
刘之野对女儿的考试成绩始终有些放心不下,于是通过多方打听,好不容易弄到了刚考完的高考试题。
一家人给刘淑贤估起了分数,结果令人喜出望外,分数确实挺高。
除了作文这一主观题难以准确估分外,其余四门科目,刘淑贤的估分都在一个相当可观的水平,总分很可能超过400分。
看到这个估分结果,刘之野心里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
他依稀记得,在前世浏览网络时,曾看到过京大恢复高考后首次招生的录取分数线是300分以上。
按照这个标准,刘淑贤的成绩已经是稳稳当当了。
至于政审体检等方面更是没问题。
既然刘淑贤上大学无忧,刘家人索性也就不管她了,放任自由。
这要是玩的时候,觉得时间过得是最快地。
就这样一晃就到了年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