譬如说榷盐,过去京东路不行榷盐。
但,大宋朝堂其实一直对这块肥肉垂涎三尺。
他怎么可能对吴居厚等人到底在做什么毫不知情?
不可能的。
他肯定知道一些事情,只是,吴居厚做的太好了。
特别是榷铁!
为了增加收入,也为了多卖铁器。
“如何安抚当地百姓?”
赵煦在现代,看过后来蔡京在赵佶手下搞钱的本事——叹为观止。
李察被推到了京东路转运副使的任上,负责主持榷盐工作。
“那儿就说了啊……”赵煦轻声道。
在真金白银面前,不信的人也得信。
向太后楞了一下,道:“这却暂时还未想过……”
吴居厚怎么做到的呢?
她在心中舒了口气,她和太皇太后就怕六哥年纪小,分辨不了善恶是非,却又一片纯孝,要护着大行皇帝生前的这几个看重的大臣。
于是,靠着这一手,当年李察就从榷盐和盐息钱中获利超过二十万缗!
一个榷盐,就顶过去整个京东路一年的商税收入和其他杂税收入总和。
直到吴居厚把超过三十六万缗的铜钱,搬到了汴京的封装库。
总原则只有一个:搞钱!
“相关事务,决不能让百姓吃亏!”
……
而在现代,吴居厚这种玩法叫‘古典官营垄断经济’。
庄稼必须茁壮成长,土地必须肥沃起来!
只有蛋糕做大了,才能有钱赚!
百姓要是穷的都只能当裤子了,再怎么压榨也没有油水啊!
吴居厚直接命令,整个京东都转运使下辖的州郡百姓,不允许私人修补铁器,也不许私人买卖。
不知道,江山代有才人出。
无论对错,她都愿意听。
和蔡京相比,吴居厚就是一个纯洁善良的小白兔,和和珅相比,吴居厚就算不得什么人物了。
而且,只要这个孩子说的有一句话对,她都能将之说给太皇太后和朝臣们知道。
他们还是太年轻了。
吴居厚,已经升到了天章阁侍制、通议大夫,离三省两府只有一步之遥!
不夸张的说,假如赵煦的父皇没有中风。
向太后看着赵煦的神色,并无抗拒。
以榷盐而言,就是打断过去灶户-商贾之间的联系。
不过,想了想,向太后还是试探着问道:“六哥觉得,应该怎么处置他们?”
“于是,谷梁子曰:民者君之本也!”
他给他的下属规定了极其严苛的税收目标,做到了的重重奖励,从速升官。
吴居厚推行的诸多政策里,唯一一个没有民怨的是榷酒。
禁止灶户把盐卖给商贾。
早就已经被抛弃,只有在黑非洲的那些仁君典范们的身上才能看到。
感谢:聖ㄆ祭。sky,打赏的100点起点币!
ps:想了很久,似乎只能这么处理,才能用最短的文字把事情讲清楚,用其他人的嘴或者话来说,那太水太水了!
嗯,求一点月票啊。
要不,用月票悬赏加更什么的?
500票加一更,现在差不多2000票,也就是2500票可以加一更!
不是不想定少一点,实在能力有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