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 黑粉群主小刘掉马
由于柏林电影节和奥斯卡在时间轴上的邻近,早在2月7号开幕式首映的第二天,人在北美的哈维就和迪士尼的发行公司一起,开始组织《历史的天空》在北美2500块屏幕开画。
剧组人员都在柏林参展,但一月份刚刚跑完点映和宣传,加上问界北美影响下的互联网媒体的狂轰滥炸,以及北美600万华裔的声援、支持,场面不算难看。
哈维影响的好莱坞巨星一只手都数不过来,路宽合作过的莱昂纳多、克鲁斯等人也都是顶咖,大家捧个人场总是行的。
北美是分线制,艺术院线主要放映独立电影、外语片、电影节获奖作品,观众群体偏重影迷、奖项评委、高教育水平人群。
从市场角度来讲,如果是一般的历史传记题材影片,为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和适应市场,会选择在不超过500块的艺术院线进行点映。
如果奥斯卡的前站风向标奖、奥斯卡获奖情况不错,根据市场口碑可以逐渐加场,进行广域发行。
比如2006年的《硫磺岛家书》、2007年的《赎罪》,包括后世2012年的《猎杀本拉登》。
最标准的就是后世2008年11月的《贫民窟的百万富翁》。
11月12号在艺术院线点映,随后借着金球奖的热度开画600块屏幕,1月斩获奥斯卡后火力全开到4000块。
严肃历史题材,尤其是非英语背景,在商业院线表现不稳定,大规模开画易导致单块屏幕票房低迷。
所以艺术片进商业院线一般是要交$10k/屏幕左右的保证金,这是为了避免院线方血本无归。
但《历史的天空》的情况又特殊一些。
不算单纯的艺术片,但更不能算纯粹的商业片。
再加上这部影片拍摄的初衷——澄清历史,提升影响力,打破西方各阶层对二战的叙事垄断,于是一上来就选择了很冒险的广域发行。
影片投资加上前期的宣发费用,成本高达6000万美元,如果不是靠着mytube、推特的网宣活动取代了部分线下,成本只会飙升。
对路老板来说,财富积累到了现在这个地步,固然还是要精打细算,防范可能存在的商业帝国的系统性风险。
但对于这样一部电影来讲,可能像奥运会一样一辈子也就只有这一次。
在遵循基本商业规则的前提下,自然是开足马力,价值回报是首要的,经济回报第二位。
于是身在柏林的剧组,每天在参加活动、接受采访的同时,也在密切关注北美前线传回来的票房数字和imdb、烂番茄等网站的口碑评分。
2008年2月8号北美首映当天票房550万左右,数字中规中矩。
迪士尼和米拉麦克斯联合发行,覆盖主流艺术院线及部分商业影院,但严肃的历史题材还是限制了数字的狂飙。
首日出炉的烂番茄新鲜度83%,点赞置顶的短评为“震撼人心的历史史诗”;
imdb评分8.2,观影者对于影片的质量比较认可,但表达题材过于沉重的占多数;
mtc媒体综合评分80,这个数字相对而言比较乐观。
imdb是纯用户评分,mtc是专业媒体评分,辅之以用户评分,两者都是动态变化的,会随着影片热映、拿奖有所改善。
这其中,imdb类似国内的豆瓣,代表普通用户的口碑;
mtc收录了全球500多家权威媒体的意见并加权,主流媒体权重高,小媒体权重低。
就经典影片的评分而言,《肖申克的救赎》是92分,《教父》97分,黑泽明的《七武士》96分。
此前路宽的电影中得分最高的是《返老还童》的89分,比基友昆汀的《低俗小说》仅高1分。
而在相似的题材里,1993年的《辛德勒的名单》最终的mtc评分是94,进入了“影视经典”的序列;
而最近的年份中,2004年的讲述非洲屠杀的《卢旺达饭店》,最终mtc只有79分。
2006年大导演伊斯特伍德的二战日军视角电影《硫磺岛家书》的mtc评分为89。
总体而言,对比同类题材,《天空》首映过后的各类评分比较乐观。
首日550万的票房过后,首周末即8、9、10号三天的票房为1400万,走势依旧比较平稳,既没有大火的迹象,也没有衰减的颓势。
但对于高达6000万美元的营销费用来说,这个数字不是非常乐观。
好在这都在路宽及剧组的预期之内,大家都在等待柏林和奥斯卡的斩获,无论哪一头开,对票房都会是非常有效的提振。
《历史的天空》在国内的首映在二月底,剧组一起从奥斯卡回国后;
欧洲及其他地区的版权正在洽谈中,会在颁奖结束后尘埃落定,这也是惯例了,总要待价而沽的。
2008年2月16号中午,北美地区《历史的天空》上画一周,总票房数字仅有2200万,题材原因极大地影响了票房增长。
尽管前期的各项宣发已经做到了极致,也有路宽、汤姆·汉克斯、摩尔等主创背书,华裔群体也一直鼎力支持,但客观情况如此,非人力能够扭转。
凯宾斯基酒店房间内,刘晓丽母女和张纯如正坐在电脑前,浏览国内转载的影评和网络舆论消息。
三人脸上的表情都不大乐观,显然国内媒体也是唱衰者居多。
《楠方》充当了反路急先锋,早在首映第二天就转载了国外某些恶评,甚至是自己杜撰恶评来抨击《天空》。
奥运总导演如何,首富又如何?
知道《楠方》历来做派的影迷和读者,都知道楠方系的尺度之大。
在某些历史时段,楠方系内部曾洋洋得意只要“比天低一线”,无事不可评。
小人物他们懒得喷,也懒得蹭。
对于路宽这样的红人——心红人也红的富豪,就是他们绝佳的碰瓷对象,只要就电影本身针砭评论,谁也挑不出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