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老板煽情的金玉良言,掷地有声,谋杀了无数长枪短炮和胶卷和观礼人群的眼泪。
上午十点,《历史的天空》正式开机!
电影自然是以刘伊妃扮演的张纯如撰写《金陵大屠杀》的全过程为主线。
从美国到国内的台北、金陵等地,最后以她1998年在美国pbs电视台的辩论结束。
在这其中,为了增强历史真相的说服效果,会在她发现《拉贝日记》和研读《魏特琳日记》时插叙历史场景。
因此,汤姆汉克斯、摩尔和刘伊妃三人是几乎没有对手戏的。
唯有电影的核心意象——金陵的天空,会用来串联他们的表演场景。
路老板一声令下,三位问界嫡系的制片主任分头整治队伍,今天两场戏用到的两千多名群演迅速集结。
此刻的《天空》剧组活脱脱就是个小联合国,德语、英语、西语、日语还有金陵方言的翻译云集,大大小小各类工程车辆、军车、战时特种车辆交织。
张一谋招呼已经看得目瞪口呆的创意小组众人:“走吧几位,下面该我打头阵,路导做僚机了。”
张继钢和陈伟亚都看得瞳孔地震,这种规模的调度,可比他们大型舞蹈艺术还要复杂得多啊!
所谓导演的调度能力,和古代将军领军作战的底层逻辑是一致的。
就拿《天空》这种战争历史题材的影片来讲——
在场面调度上,导演需合理规划不同场景的空间关系,如金陵城的街道、安全区、日军军营等。
要精准还原历史场景的同时,确保各空间在影片中具有叙事和表意功能。
厉害的导演会运用全景镜头展现空间的整体风貌,为观众建立清晰的空间认知。
例如斯皮尔伯格在《拯救大兵瑞恩》中对诺曼底登陆海滩的空间布局呈现,让观众直观感受到战场的广阔与残酷。
同时,就像《塘山》中的群演调度一样,从百人规模到上千人、后续的近万人规模,导演需要在全剧组的配合下进行精准的布置安排,使其行动符合战争逻辑和历史情境。
有经验的像老谋子拍《金陵十三钗》时,通过分区域、分层次的调度方式,使得金陵沦陷后街头的混乱场面进行展现。
今天是开机第一天,主要拍两场戏。
一场是白天的金陵国际安全区的建立,第二场是汤姆汉克斯饰演的拉贝组织安全区筹备委员会的夜戏。
白天的戏相对比较简单,主要内容来自《拉贝日记》中的叙述,即国际委员会发表《告nj市民书》宣告国际安全区建立后,拉贝和时任金陵卫戍司令龙应钦的对手戏。
青年导演在场内用英语和汉克斯、刘得华讲戏。
“在拉贝看来,龙应钦率军撤出安全区是必要的,因为他们的存在会给日军提供攻击借口。”
他又转向刘得华:“但对于龙应钦来讲,守城部队不可能放弃金陵西南这一大片的工事,华仔要表现出背水一战,死守金陵的决心。”
“第一场戏很简单,争取一遍过,开个好头!”
“sure !”
“没问题!”
各部门就位,除了汉克斯和刘得华外,还有扮演周上校的朱亚闻都进行了简单排练,一声“action”后正式开拍。
都是久经战阵老演员,很顺利地一条过。
汉克斯饰演的拉贝此时体态还算稍微丰腴一些,但此后他要根据剧组制定的饮食开始逐渐减肥。
一直到枯槁消瘦地回到德国,拍完他在德国晚年的穷困潦倒后,这种阶梯式的减肥才能结束。
而刘得华的客串戏份也就集中在这两天迅速杀青。
场边,刘晓丽和张纯如心情淡然地看着拍摄现场的按部就班,整个剧组像是运转良好的庞大机器,每个人都像咬合紧密的齿轮循序渐进。
同一时间,刘伊妃和她的“光替”井甜也在默默观察着两位影帝飙戏。
井甜几天前就到了金陵,人间富贵在号称中华第一商圈的新街口血拼了几天,等着路老板等人的驾临。
作为路老板带她学习表演的交易,问界嘉禾在晋、陕两省的院线布局业已着手推进。
西安院线几大资方在陆政的串联下同意整体打包出售,剩余的几家小型院线仍在观望,苦苦抵抗着资本巨鳄的血盆大口。
“师姐。。。”
小刘又一次无奈:“甜甜,别叫我师姐,叫我茜茜姐。”
“还有,别叫路宽路老师。”
“为什么?”
“他不爱听。”
我也是。
井甜很开心她能让自己叫她小名,这是一种开放和包容的态度。
井甜也很不开心,你凭什么不让我叫路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