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这些人的思想还是丛林法则那一套,包括整个世界,基本也是社会达尔文主义占主流。”
“理论上说,搞这一套短期内对我们也是有好处的,但长期来看,可能会动摇我们的根基。”“所以,我的考虑是,还是尽可能按照我们的原则来运行。”
“毕竟,历史是不会说谎的。”
“20世纪那种环境下,我们依靠这套逻辑都能迅速建立群众基础,现在这种环境,我觉得也不会差。”
“你没必要跟我报告每一个计划的背后动机。”
陈剑笑着摇头,随后说道:
“既然你是政委,那生活方面的事情就由你说了算。”
“只要大方向上不出问题,我无条件支持你。”
“那就行。”
沈越一口吞下手里的鸡蛋,随后说道:
“我打算在这段时间内着重强化华夏军的‘信念’。”
“目前来看,他们的战斗力是有了,经过几场战斗之后,活下来的人或多或少都是得到了增强的。”
“组织性、纪律性也不错,黄鱼训练的成果是显而易见的——你真是个人才,继续努力。”
“是团长教得好!”
黄鱼嘿嘿笑着回答,沈越则摇头道:
“以后不要再给我回答这种拍马屁的内容了,执行作战命令时要唯上,但日常工作时还是要唯实。”
“是你干的就是你干的,不要把功劳推给别人。”
这两句话说的黄鱼有些尴尬,但沈越却已经直接跳过了话题,继续说道:
“战斗力、组织性和纪律性都有了,现在这支队伍,最缺的就是信念。”
“以前他们是为了活下去而战斗,那如果以后,我们的战斗不再是被动的、防御性的呢?”
“他们会因为不知道‘为什么而战’而迷茫,这种迷茫是致命的。”
“所以,我得给他们一个信念。”
“目前来看,最合适的切入点,无非就是亲人、族群,而在顺利切入之后,我们再引入团体、信仰的概念,慢慢地,这支队伍就能成型了。”
“思路很不错,具体怎么做?”
陈剑好奇问道。
“先走军民融合策略,在华夏军主力的基础上,吸纳其他平民组成生产护卫队、先锋队和战勤保障队。”
“平民不能只是平民,我们得给他们赋予新的、并且与主力华夏军富有紧密联系的身份。”
“同时,主力军也不能只负责作战和训练,也要适当参与生产活动。”
“这样一来,军、民界限被削弱,队伍的团结性、思想统一性也能得到提升。”
“可以-——我们人力有限,本来也是要一人多岗的,这么干没问题。”
陈剑赞许点头,紧接着问道:
“下一步呢?”
“不能说下一步,几个策略应该说是同时跑的。”
“军民联系加强之后,亲情、族群的纽带也就能得到扩展,那接下来要搞的,就是思想建设了。”
“没什么好想的,先把三湾那一套稍微调整,适用到我们身上。”
“支部要建起来,但形式上可以有所调整。”
“你,我,雷杰三人一人负责一部分,组建士兵委员会,把所有人都吸纳进来,建立民主制度。”
“委员会内身先士卒,首先确定各项纪律、各项注意,执行好之后形成示范效应,把精气神打出来,同时也要形成身份认同感、自豪感。”
“初步有效之后,再扩展到其他人员,形成拥军氛围。”
“至于具体的执行措施就还是联欢、诉苦、生活会那几板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