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天子,打算恢复科举,但意识到胳膊扭不过大腿后,便投降认输。
唯独厉帝,宁折不弯,傲骨嶙峋,坚决恢复科举。
最终,民怨沸腾,天下大乱。
若非中宗力挽狂澜,中兴大乾。
他们方家,恐怕早就成了前朝皇室血脉了。
这场大变,正好是乙巳之年。
因此在大乾的史书中,也被称为乙巳之变。
至于厉帝的下场。
无须多言。
厉,暴虐无道,刚愎自用,失德失政。
从厉帝这个恶谥就能看出,后人对他的评价。
这个评价,不仅仅来源于文武百官以及十大道庭。
还来自宗室内部。
宗室内部,对于厉帝的新政,其实也颇有微词。
厉帝,太激进了,差点把他们方家的江山给搞没了,幸亏有中宗给他擦屁股。
见到二皇子沉默不语,程寒松沉声说道。
“殿下,吾观陛下,恐怕也适合厉帝一样,有鸿鹄之志的雄主。”
“当年厉帝为了开科举,专门炼制灵宝龙门榜。随着厉帝身亡,龙门榜也被厉帝后人带走,下落不明。”
程寒松的话,虽然没有说下去。
但是二皇子已经听懂了弦外之音。
父皇有雄心壮志,恐怕想要再开科举,定然对厉帝后人手中的龙门榜,虎视眈眈。
若是父皇让他调查厉帝后人,恐怕,就不是简单的调查了。
二皇子犹豫不决,拿捏不定。
手中的白棋,拿起又放下,放下又拿起。
对面的程寒松,笑而不语,一声不吭,静静地等着二皇子做出决定。
足足等了一刻钟的时间后。
二皇子眼中的迷茫,变得坚毅起来。
深吸一口气,对着程寒松说道。
“孤这就入宫,向父皇禀告。”
“殿下决定了?这可不是小事!”
“若陛下开科举……”
不等程寒松把话说完,二皇子语气决然地说道。
“若父皇真有厉帝的决心,孤自然不能坐视父皇,败坏我方家的江山。”
“孤当效仿中宗,力挽狂澜,扶大厦之将倾。”
“到时候,还请先生助我一臂之力。”
程寒松脸上笑意不减,颔首说着。
“老夫自当全力助殿下大展宏图。”
“多谢先生!”
说罢,二皇子在侍女们的伺候下,穿上蟒袍,入宫觐见。
等二皇子离去后,程寒松脸上笑意收敛,眸子黯淡,心中叹息一声。
“二皇子,终究不是吾等寒门子弟的明主啊!”
……
文渊阁。
寂静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