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明澈笑,“其实压价卖,初衷早就不是为了对付齐顺了。就是为了让人知道我们这里有性价比高的菜和肉卖。如今很多菜贩子都来我们这里进货,私人也有不少老远骑着车来买的。”
“那你们门面那么小?”方父疑惑地道。
“得有迷惑性啊,不然菜场能容得我们啊?”
除了门面,那三辆拖拉机也相当于是三个移动车摊的。量大的菜贩子是给送去的,或者是停在他们都方便的地方。
方父道:“还真是无奸不商。”
“爸,不要骂自己哦。你也是在搞倒买倒卖的人!”
方父这次想起自己搞的那个小百货,“我是为了让外国游客、华侨方便。顺便给国家挣点外汇。”
他说完也忍不住笑了起来,“啧,我还成天担心你出事儿。原来我自己也早就在局中了啊。”
“啥局不局的,就是你老人家自己说的,为国创汇、让住户方便而已。我还能坑你啊?”
11月8号,五个同乡都去考驾照。方明成算是站最后一班岗,开车送他们去考场。这半个月他负责载着这些人到处玩儿、教他们开车。明澈说了,按上个月的收入给他开工资和奖金。但他其实还是更乐意在旅行社上班。
如今有了这个五个人,下回再有这样的情况应该也不用抽调他了。
他觉得这五个人全考过的概率很大。虽然这半个多月吃住玩都不用自己钱,但生计没有定下来,心头不踏实啊。所以他们备考都是非常用心的。
正常半个多月只能算速成班。但那是驾校,一个教练要带很多学员的情况。他们这可不一样,一辆车,五个人轮着学和练。理论就师傅引进门、修行在个人了。
但被七叔那么刺激了一通,一个个根本没脸考第二次。而且,明发都已经挣了几十块钱了。昨天自己和韩平的院子里空出来一个房间,他立即就交了房租和押金搬进去了。
发生在明发身上的这两件事也挺刺激他们就是了。
果不其然,当天理论+实操全部都考过了。当即定下,总分靠前的两个留京,另外三个去上海。这三人过两天等明华的面馆开张就出发,还是坐火车硬座去。嗯,也还是用扁担挑着尿素口袋装行李。
方母小声和小儿子道:“村里人不会习惯成自然,以后都奔咱们这儿来吧?”
来了有人管吃管住,还有车子带着到处玩。最后拿到驾照还能给安排工作。这消息传回去,村里人不都想来啊?
方明澈道:“他们也是拿着支书开的介绍信才能去买火车票的。来几个人,支书事前是和我有过沟通的。我这儿不需要人,支书是不会随意开介绍信的。”
如今要出远门,还是全靠介绍信。身份证,哪怕是首都的人也是1982年才开始办理的。前后经过了十年才给全国十亿+的人口全部换上第一代身份证。
所以,如今不是他们想来投奔直接就来了的。
方母点点头,那就好!支书这个人还是靠谱的,不会乱放人来。这一次是明澈打电话喊的人来,是他有地方安置人。那以后也等电话通知吧。
11月11号,周三。这个开张的日子是方明华去找古大爷翻的历书,宜开张的好日子。
方明澈对光棍节、双十一都比较无感。这些出来的时候,他年纪已经不轻。既然古大爷说是好日子那就是好日子吧。
这天周三,颜颜和三个大的都上学去了。剩下他和林嫣上午一二节凑巧都没课,就带着畅畅去照顾开张生意。
畅畅还挺喜欢吃面条的,他会自己嗦面。
大伯母袁淑芬就笑吟吟的给小家伙煮了一小碗只放了三粒盐意思一下的。他现在还不能吃盐巴呢。
一起来的六个同乡还有方明成、韩平的妻儿肯定也来了。然后大杂院和方明澈关系不错的人家也都来了。
古大爷一家、高翔一家、朱大海、胡勇他们四个.袁大妈婆媳也来了。袁嫂子这几个月给方家老的、小的做衣服赚了不少工钱,还有给他们织毛衣的肖嫂子也来了。
还有平时抬着板凳过来看电视的人家也来了。他们没什么地方可以回报方明澈的,他大哥、大嫂开面馆倒是可以来照顾一下生意。
一两面是三毛,二两是四毛。这个生意偶尔一次还是照顾得起的。
林嫣吃过在照顾畅畅吃,方明澈吃过便站在门口招呼客人,“里边请、里边请——”
方母笑吟吟的在柜台后收钱。方父之前放鞭炮的时候在,这会儿吃过面看生意不错,安心去四合院上班去了。
方明华跑堂,端面、抹桌子,忙了个不亦乐乎。以后他还要负责收钱,就揣着零钱在围裙兜里。今天开张,人多。老娘过来帮帮忙,以后不会天天在的。
袁淑芬就负责下面,臊子是她昨天就准备好的。抄手也包了四十碗的分量。
这会儿来的人多,屋里是六张桌子坐满了,外头还摆了四张。一锅要下四到六碗面。
秦钊和王德显老娘也来了,“方老大,生意兴隆啊!”
方明华笑着道谢,“谢谢、谢谢,请进来坐。吃点什么?”
方明澈看了一下,没空桌了。于是过去拉开自己之前坐的位置,让他们和林嫣母子拼桌。
“秦叔、伯母,这边坐。”
王德显老娘道:“秦华上早自习去了。毕业班,课时太多。她说回头下午她来尝尝。”
“好的啊。”
第一拨客人走了,方明澈看到老周夫妻,还有邱奶奶、邱老师等人也来了,忙迎出去。方明华则赶紧收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