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话都说到这个份儿上了,那些人还不主动积极一点。那到了首都,做事也不会主动积极的。他可不打算大包大揽。
“支书,我奉劝你也不要大包大揽。管得好是应该的,管得不好就全是抱怨。拉扯同乡,我并不抵触。但总不能是同乡,我就拉扯吧。就是你,大米加工厂进人你也是秉公办理、择优录用的吧。”
方明澈自觉自己的话已经说得很明白了。想来京城投奔他不是不行,至少学好普通话,表现出一点诚意。不然就指望着来了,他管吃管住,还包找到满意的工作?
支书也听明白了,但明成、韩平还有方敏都是一个月只寄了10块钱回来。方敏一个月挣30大家都知道。估计那两个收入也高不到哪儿去。这真是不如南下打工了。
支书隐晦的问起,方明澈道:“我也是一个月只给我父母10块钱养老钱啊。至于韩平、明成挣到钱没有,没挣到他们夫妻两地分居都要来啊?”
不过,韩平和明成都私下问自己借钱,准备要买房了。就邱家在隔壁再隔壁大杂院、回头会空出来的三间屋,房东想给儿子在外头买楼房,准备卖掉筹钱。
他俩想合买下来,一人一间半,中间自己隔一下。这样就有机会和家里说,把媳妇儿和孩子接来了。
他俩钱要差一些,准备找方明澈借。这不是之前贴的福利政策,纯是基于私人交情借的。
方明澈已经答应。除了生老病死的事就是买房子最重要了。他们差的那点,对他也不算什么。哪怕他自己也还负债,挤出一两千给他们也不成问题的。
支书听懂了,方明澈就是不想大包大揽。明成他们寄回来的钱不多,估计也是在首都大家伙儿商量过的。
方明澈不想村里人尤其是姓方的觉得,他姓方就有义务照管族人。但其中主动、积极的或者说懂事、灵活的,他还是乐意提携一下的。
其实,关于南下打工赚钱的消息传来之前,村里人是没觉得一个月三四十,寄回来十块钱少的。但就是有人从南方回来,说得那一方遍地黄金似的。这么一对比,去广州挣百八十,肯定比去首都挣三四十强啊。
方明澈道:“支书,南方现在真挺乱的。一个两个想去的那种,你最好是拦一下。别回头腰子都让人给嘎了。那可是一辈子的事,相当于半残了。我听明峰哥说,广州火车站的空地上,密密麻麻睡的都是人。真是遍地黄金,那些人不知道去捡啊?那从广州回来说得好朵好的人,没准就是回来骗人的。”
南下打工没问题,但最好等第一次严打之后再去。那会儿广州、深圳治安都好多了,至少关内过得去。这会儿,还是缓缓吧。
方明华和袁淑芬跑到了,支书把话筒递给他们。
“喂,老二啊,老的、小的都没事吧?”方明华急急问道。
“都没事,我就问问你们秋收的进程如何了?这边也好给你们做些进京来的准备。大哥大嫂身量都没有变吧?阿嫣说让裁缝看着日子给你们做两身衣裳。”
方明华道:“你别说,我俩还真有些犯愁。”
老的、小的去了,弟媳妇把穿的衣服都给他们准备的妥妥当当的。但他们只是哥嫂,可没那么理直气壮。正商量秋收了,是不是去做一身新衣裳穿着上京呢。
但是,又怕在他们这里还不错的新衣裳,到了首都还是拿不出手。那不就白钱了么。
方明澈道:“没事,这头回啊,让阿嫣给你们拿主意选款式。以后你们就自己做好了。”
“哎,好的。”
方明澈把欢迎的意思隐晦的表达了一下,就把话筒递给了几个孩子。他们暑假就来了,三个月没见过爹妈了。
等三个孩子都说了一阵,方父道:“好了,康康,你爸爸妈妈很快要来了。有什么话到时候见了面当面说。”
别当打电话不要钱啊!虽然是你们幺爸出,但也是要出的。这可是长途电话。
等挂断电话,方明澈打给方明峰,那边也安电话了。
“明峰哥,有人回村把在广州打工说得好朵好的。你打回去和支书还有想去的人说说吧。我怀疑,里头有鬼。”
方明峰道:“哪家的啊?祖坟、妈老汉儿都不要了嗦?真是替什么团伙把人哄出去的,他一辈子不回来了?”
他一急,方言脱口而出。
“我怀疑他已经深陷其中了。南方这阵子,真的有点乱。实在不行,要不咱们再喊几个勤快的来首都?”
“行!”
方明峰挂断之后,立即打回去把他在广州和沿途的见闻说了说。支书开公放,喊了那几个想南下打工的来听。
“我不是说你们去一定不会有好的发展,一定会上当受骗。但是,我跑那条线的老司机了,我都不敢这会儿贸然南下。等一等吧,等整顿过治安再说。明澈都说了他需要什么样的人,你们还置若罔闻。人家韩平和明成都准备借钱买一间半屋子接婆娘、娃儿上京了。”
他之前是坐飞机去的,坐飞机安全得多!客车、火车才容易出事。
方明峰点到为止,最后和方明澈商量了一个名单。让支书问问这些人要不要到首都来。要来,这次就和方明华、袁淑芬一起来。
支书道:“好的,我知道了。”
秋收之后,和方明华、袁淑芬一起进京的人就多了起来。韩平和方明成的婆娘、娃儿是原本就要来的。然后还有六个跟着来打工的。有些是方明澈他们商量后喊来的,有些是自己要一道去的。
当然,都是硬座。方明澈本来也没打算给他哥嫂开介绍信买卧铺。他和颜颜当初都是硬座来的,他们两个青壮肯定也不会有问题。老的、小的,有条件了可以卧铺,青壮还是算了。他们自己也不舍得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