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格格党>其他类型>重回1979:送知青老婆回城> 第197章 送别玲子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97章 送别玲子(1 / 4)

第197章 送别玲子

方明澈安抚好颜颜,然后问她,“要不要跟爸爸一起去机场送玲子.话说你平时喊她阿姨还是姐姐来着?”

颜颜道:“阿姨啊,她大我那么多。”说着话,人已经站起来了。

“秦华也比你大不少,你们还跟我们各算各的呢。那走吧——”

林嫣适时把畅畅带开,他该准备午睡了。不然看到爸爸和姐姐出去,又会闹着要跟。

她好笑地瞥方明澈一眼,不是韩梅要同你一道去么?还带颜颜去做什么?

方明澈回她一个眼神:带女儿出去散散心,别多想。

方明澈和颜颜从畅畅背后,蹑手蹑脚的出去。

“颜颜,爸爸想起来了。虽然现代化的游乐场所咱们还没有,但宋朝的时候就有游乐园了。”

新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的游乐场beijing游乐园,1984年开始修建,要到1987年才正式开放。他上辈子带外孙去过。当时听人介绍,是和日方联手合资兴建,最终投资金额总计达66亿日元。

他还特地了解过,1984年的100日元=0.98元人民币。算下来,这个游乐场了6400多万人民币的投资,在1984年是非常惊人的!

打造出了八十年代亚洲最大的摩天轮,顶端处甚至能够俯瞰半个北京城;同期配套的其他项目,如日本进口时速80km的过山车、海盗船、激流勇进、4d影院,也在国际上“有头有脸”。

嗯,他记得80年代末期,日元汇率增幅非常大。目前是100日元兑换0.77元人民币,到84年也就涨到0.98元。但到1990年,这个数据会涨到3.32元。

这个涨幅比同期的美元大许多,85年之后倒是可以囤一囤日元。

颜颜眼睛一亮,“宋朝我们就有游乐园了啊?爸爸你和我说说,回头我给那位小朋友打电话告诉他。”

怎么也要找回点场子啊!幸亏老祖宗厉害。

方明澈道:“《武林旧事中记载的杭州蒋苑使园圃,就设置了“标竿、射垛,及秋千、梭门、斗鸡、蹴鞠诸戏事”以娱游客。当时部分皇家林苑也是作为公共游乐场所对外开放的。最著名的莫过于北宋开封的金明池。开放期间,宋政府还会举行水戏表演,包括水战、百戏、竞渡、水傀儡、水秋千、龙舟夺标赛等等。”

他简单和颜颜说了说这些项目。可惜如今古装影视作品不发达,还没有拍到过这些。所以解说起来略有些费劲。

颜颜听得不住点头,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大。我们才不落后呢!一千年前,我们的老祖宗就很会玩了。那会儿你们的老祖宗还在干嘛?

方明澈道:“也不用特地打电话和小朋友说,就回头不经意的聊起就好了。”

“哦,我知道了。”

开车的韩梅不由从后视镜看了方明澈一眼,感觉姐夫还真是博学啊。这么信手拈来也讲得头头是道。

刚父女俩走到第一进院,韩梅看到之后就出来了。作为办公室主任,她肯定要一同去送行。

玲子的机票是傍晚的,这会儿就该打主意跟家人告别了。嗯,这个时间点的票价相对便宜些。韩梅就给买的这个点的票。

旅行社如今还是处处以节约为主的。跨国机票有点贵,必须精打细算。

韩梅其实真挺羡慕玲子的,可以去美国呢。不过,一旦美国的店开起来,运转正常之后她又多一家可以提成的店。这也是很好的!

当然,也不是去了很快就开得起来。

海外门店,他们都核算过要卖到多少才能达到盈利线。毕竟要承担海外的门面租金和人力成本。卖不到这条线,那就是亏损的。

这跟民宿可不一样,民宿甚至可以不考虑租金的事儿。反正左手倒右手。所以海外开店,也是必须很谨慎的。前期成本投入有点高。

韩梅问道:“方老师,纽约开店是开在唐人街么?”

说公事的时候,她一贯都随其他人喊的‘方老师’。

“我不希望开在唐人街,具体等玲子过去看看情况再说。”

主要是想做出口,赚美国人的钱。那最好别开在唐人街。但如果想一开始就打开局面,唐人街应该是最便捷的选择。

方明澈想了想,“韩梅,你算一下,如果我们想给那些手工艺人拍摄一个简短的,算是工作纪录片大概要多少钱。就咱们进货的地方,都尽量拍到。找大学生应该是性价比最高的。还有,问问文化部能不能牵头,最好是费用方面他们也能承担一部分。”

不然,光是自己吆喝,真需要不少时间来养人气。东京和伦敦的第一笔生意都是养了一阵才来的,后续也有起伏。嗯,巴黎的店生意是最好的。中法之间建交早,戴高乐将军还在的时候就建交了。两国之间文化交流也是有的。

如今打开国门,还是外国的文化、思潮输入得更多。我们国家的输出比较有限。

韩梅中肯地道:“这件事,恐怕我们独立承担不起来。”

“如果文化部暂时没这个打算,咱们就搞个简易版的。请相关专业大学生来掌镜,需要的设备也尽量找平替。然后剪辑好,翻录几份拿到海外门店播放。但是,拍摄要求可不低,得拍出其中的文化底蕴。最好是能让人感受到庄子说的那个‘近乎道’的境界。毕竟是传播文化的事嘛。”

韩梅道:“那我尽量去大学里找一下人。设备,托你堂哥在广州买么?”

在广州买水货走私货可以省掉不少关税。

“还是算了,就在友谊商店去看吧。回头要是有了影响力,说不定还能受表扬。结果一看,拍摄器材买的走私货。那就不好大鸣大放了。”

韩梅点头,“好的,我明白了。”

这要求可真是不低,都快赶上人家央视拍纪录片了吧。比较起来,到处跋山涉水的差率费倒是成了小事情。

方明澈也知道有难度。他笑了一下,“就尽我们所能,尽量呈现出好一点的效果吧。简单一点说,就是能拍出让外国人看了想买的那种感觉。”

“嗯。”

车子开到小偏院的胡同里停好,三个人往玲子家去。

这会儿,很多街坊邻居在玲子家所在大杂院的庭院里。要去美国了呢,大家伙儿都来送行。

方明澈看到邱奶奶也在人群中,忙过去打个招呼。

邱奶奶搬过来住了一年,和街坊四邻也都混熟了。她是解放前的大家闺秀、名媛。要不让也不可能把儿子送去英国留学了。

方明澈觉得老太太如果穿上旗袍,应该很有味道。当然,走过那十年,没什么人穿了。老太太如今也就简单的白色衬衣和黑色裤子,但瞧着也挺有气质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