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父道:“那你又跟谁借钱啊?”
房本都没拿到,银行肯定不会贷款的。内地房贷政策还早
“就广州那边给我发录像带的朋友。他拿捏着我的进货渠道,不怕我不还钱。”
方父道:“你们都太敢欠债了!”
“七叔,那是我们对未来比较有信心。您老就放心吧,明澈敢欠肯定因为他能挣啊。”
对方明澈这个隔房堂弟,方明峰心头是很复杂的。
在首都,堂弟是狠狠压他一头啊。不过,同族里有这么一个能守望互助的或者说比自己强的,总比全是扒拉着自己要好处的强。
等方明峰走了,方父就盯着大儿子,也不说话。
方明华道:“那他自己也负债累累,他说嘛。我要是知道他负债六万,能说那些话么?”
方父道:“老子回来,难道没说过你弟之前是贷款去国外开店?你就选择性的忘了,然后怨他不肯借钱给你拿下村里的投资份额。那你帮衬他什么了?他借钱买了房子,还要把你的三个儿女接去首都读书。说话可要凭良心!”
“知道了。”方明华的头耷拉了下去。
方父顿了顿又道:“你弟说得没错。他的钱怎么的、哪去了,根本不需要同你交代。他的是他的,你的是你的。老子的自然也是老子自己的!他还肯拉拨侄儿、侄女,你就该偷着乐了。快三十的人了,不要去惦记自己能力范围外的东西。”
以后这家里的一切,估计老二也懒得和老大争。当长辈的肯定也是顾着过得不好的。但不能让老大说话、做事寒了老二的心。
方明峰第二天就去县城办营业执照了。得趁着政府部门放假前把一切都敲定。
广州那边的房子确实是借一半的钱买的。将来房本到手也要赶紧抵押了,把钱拿出来用。
之所以急着买,是听说第一期好的楼层、朝向、户型的房子快卖完了。剩下犄角旮旯的他肯定不想要。毕竟要几万呢!
他的确是有往南方发展的想法。毕竟四个经济特区都在南方沿海。先买套房,过几年安顿老婆到广州躲着生三胎。也算是打个前站。
他接连跑了几天,这才把手续都跑完了。然后到文化站给方明澈打电话,“这办个营业执照手续还不少呢。你废品站也是这么去跑的?”
至于挂靠文化部卖货的营业执照,听说全程绿灯,特事特办的。毕竟是能让人社会地位提升的行业呢,外交部、文化部都给站台。又又有王家的关系。
要说钱上头的差距,方明峰还没那么受刺激。毕竟他挣的也不少。
但明澈居然能应邀去参加外交部主办的圣诞酒会,这事儿真把他刺激大发了。
明澈说商人地位都会逐渐提升,但他暂时还没感受到。
方明澈道:“这种跑腿的事,都是办公室主任去替我跑的。我就在必须要签字的时候出面签字。不然我给她开那么高的薪水做什么?所以说到具体的流程,我还真不太清楚。”
方明峰一时语塞。他一贯开的是夫妻店,管事儿的就是他们两口子。如今老婆在首都生了小女儿刚出四十天,可不得他自己跑么。
至于下头用的人,都是亲戚呢。录像厅这边,他爸把总,然后具体干活的是他小舅子和隔房的另一个堂弟。
这些人文化水平都不高的。让他们去经手,就算没坏心也怕出岔子。
这么一看,还是堂弟招人基本都招高中生更靠谱些。也有几个关系户,但占比很小。
方明澈听了他说的,“我也不止招高中生。我上海那边要开分社,还缺个大学生或者副科、副营级去坐镇呢。如果没招到人,明年你要抽得开身,帮我去顶几个月先?我照那个职位给你开500。”
方明峰的时间确实安排得过来。俩孩子有孩子妈和丈母娘看着。而且,去上海看看也行。
他现在不去广州做什么。如今最好就是利用自己广州那边有路子,持续的进最新的录像带回内地播放。
他这次回来,还想在镇上也开一个录像厅。录像厅和废品站都是来钱比较稳定的行业。
但他也想像堂弟开旅行社、卖手工艺品一样,找个能做大的行当。这可不容易!
他去上海再看看,顺道观摩一下堂弟公司的运转也挺好的。
所以他考虑了一下便答应下来,“可以。没合适的人我先给你顶几个月。”
“那你从广州回来,得先来观摩一下。”
“可以。对了,七叔问你考完了没有?”
“昨天刚考完。行吧,你告诉他,我明天上午在华侨公寓。”
这会儿是在老周家接电话。
接了电话,方明澈给了一毛钱。
老周道:“方老师,那些外汇我明年肯定换回给你。”
崔老板嘀咕了几回,他肯定也觉得不好意思啊。毕竟外汇在黑市兑换,确实汇率越来越高了。而且看起来还会更高。是他自己当初信誓旦旦说只是暂时换一下,等女儿寄钱回来,就换回给人家。
方明澈道:“你拿捏不住英子,就能拿捏住玲子了?”
钱直接汇回来,根本拿不到外汇。老周肯定只能等着玲子直接捎带外汇回来。
方明澈不知道暗地里的渠道,他就准备汇回来一部分交差。剩下的在海外置办产业。
但吴明举和崔英奇晓得暗地里弄外汇回来的路子。估计会分享给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