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明成跟他一起往正房走。住的房间在放电视,很多邻居抬凳子来看。他是过来厢房看英语资料的。
方明澈道:“你想去驻外啊?”
不然只是当司机,会一些基本的用语就够了。
“是啊,九哥,我想去。出去干两年,攒下来的钱都够在团结湖小区买套房了。”
方明澈看看西屋,韩平好像每晚就是守着电视看。不过他本来就是看大碗茶摊,没什么进步空间。
但如果他有心继续上进,自己肯定会给机会的啊。机遇只青睐有准备的人,回头可别说自己因为明成是没出五服的堂弟格外关照。
嗯,回头还是提点他一下为好。
“行,那你就好好练吧。就算这一次轮不到你,回头等驻外的人满了两年,总是要换人的。”
英语组的邱音去了半年了,前两天飞回来换签证。费明也去了四个多月,这会儿就留他一个人守着伦敦的店。
还有日语组,吴明举也是回来换签证了。秦天的可以再拖两个多月,到时候还能回来过个年。
不过,去驻外其实攒一年的钱就够买团结湖小区的房子了。毕竟除了800——850的基本工资,还有提成拿。非遗产品的生意越好,提成肯定越高。
方明成露出笑意,“嗯。”
邱音和吴明举这次回来,方明澈都让他们歇一阵。之前东京和伦敦的非遗产品生意真挺好的,揽回来的客也越来越多了。回头大家再到公司碰头开个会,商量一下下一步的扩张计划。
对于方明澈的扩张计划,王家倒是挺赞同的。这会儿的情况确实是不抢占市场,后期就没有竞争实力。
王老爷子甚至亲自过问了一下,“到时候上海开上分社,能不能接收几个烈士家属去工作?”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嘛。那些比较困难的人家,只是寄钱也不是长久之计。
方明澈只能回复‘择优录用’啊,让先送两个来首都的旅行社实习。不然连秦天他都收了,烈士的兄弟姊妹不收这说得过去么?那岂不是立场有问题?
但是,他也担心那些人把这当福利,不像秦天那么卖力工作。那样,队伍就不好带了。
如今,人已经来了。一男一女,都是十七八的年纪,初中毕业。据玲子和韩梅回馈,倒还挺听招呼的,做事也勤勉。目前人是在王家住着,等稳定了再自己出去租房子。
王老爷子听说方明澈死心塌地王德显的形容的想买大一些的四合院,想了想道:“我让刘秘书帮他问问。他是不是还准备给外地员工提供住宿啊?”
不然他家就那么点人,父母和侄儿、侄女也安排在小偏院。哪需要买大院子?一进院子两三万,省下些钱不好么?
王德显道:“他是说华侨公寓那边有些挤了,准备把办公室搬过去。确实挤,我的办公桌都被占了,去了只能坐沙发上。”
让刘秘书出面去问,那可就好办多了。老爷子可比他的人脉广,消息自然更加的灵通!
王老爷子挑眉,“哦,用旅行社账上的钱买啊,有多少了来着?”
“最新的数字是三万出头。不过,他是准备私人买了租给旅行社。他跟我说很看好四合院的投资价值,这一年确实涨了不少呢。”
王老爷子道:“这还真挺赚钱呢。行吧,他要自己买那就让他自己买。他想买多大的来着?”
“他说越大越好,大不了他再租一半给别人。回头院子大,估计是要给外地员工提供住宿。之前那三个退伍兵司机不是也住在华侨公寓么。他老家来的人也住在小偏院里。”
“行,我有数了。”
老将出马,确实一个顶俩。西安事变纪念日的时候,王德显就和方明澈说了,“距离小偏院大概15分钟步行路程,有个足足两亩大、三进院的院子,你要不要?就是保存得不大好,需要好好收拾一下。不过如果不是保存得差,估计会很抢手。”
方明澈眼睛一亮,“多少钱?”
“要价十四万,外汇优先!还说是因为保存得不好才这个价的。”
“带我看看去,看了再说。”
“行,开车去吧。骑自行车风霜扑面的。”
方明澈道:“不能走着去啊?不是说就15分钟路程么,正好测测。就咱们两个大男人怕什么?走一段,身上就热起来了。”
“行吧、行吧。”
方明澈就看了一下手表,然后和王德贤一起步行过去。
途中经过了天安门广场,挺好的。这说明不是往外走,房子也在二环以内。也得是在这个地域,才敢喊这么高的价啊。
十四万,这对于如今的国人而言基本是天文数字。基本就华侨和外国人买得起。
方明澈心头盘算自己怎么才能搞到这十四万。
15号的时候又分红到手两千,他私人折子上有两万四了。旅行社的钱全部分了的话,能到手两万三。可这也还缺八万多!
除非是把三辆商务车都拿去抵押贷款。不行、不行,肯定不能这么搞。这就相当于把全副身家都押在四合院上了。哦,还有人家王家的一辆商务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