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来了,是要像方桐一样,每学期给高价学费的。如果学习成绩不好,那不是糟蹋钱么?
方健也不敢大包大揽,只道:“我努力。不过,我觉得爷奶好像都不怎么指望我,他们指望的是方康。”
“所以你要给自己争口气啊。”
畅畅被堂哥那边的动静吸引。靠在堂姐身上,一直盯着堂哥和他手里的扇子看。
方明澈今天一来他就交代玲子,“安排人去邮电局,尽快把电话机安装了。”
他们不是已经挂靠在文化部,有一张营业执照了么。这就很方便了。
玲子道:“是不是因为我的缘故?”
方明澈道:“有点关系,不过有几个月过度也好。”
安装电费的初装费贵,多用几个月其实倒不了什么钱。既然注定要安的,那早几个月也行。
玲子今天要参与招聘。她这里是第一关,经她筛选后,再让英语组、日语组的组长挑人。如今人少,而且正好方老师暑假期间有空。他那里还要过一下目。
方明澈没过问玲子的家事,她其实也才从家里搬出来两三天。但他估计老周可能是准备等着周日解决问题。到时候一家三口都不用上班嘛。可能会换一下策略,毕竟他之前那套明显行不通了。
玲子直接把安装电话机的活儿派给了魏友。魏友就进来找方明澈拿上钥匙,准备下楼开上车出发。
方明澈开车过来的。这种事开车去办,一切都会顺利一些。一百公里八九毛钱,有公事需要用到的地方都可以用。这方面他是不会小气的。
至于肖刚,他被玲子安排用毛笔写一份招聘启事,去楼下公告栏处张贴。然后在门口的位置坐着,接待应聘人员。
“只要高中生啊!形象需要好一点。”
肖刚点头,“好的。”
韩梅和英语组的行政人员,则拿上宣传的画册追着魏友下楼,让他顺道送她们去beijing饭店发传单。
不是见人就发,那人家饭店不允许的,也会招客人厌烦。而是在大堂沙发那里坐着,树个定做的小牌子。有顾客感兴趣,她们给介绍、然后给人一份传单。
韩梅很喜欢去做这个,那是平常去不了的高档地方,接触的也大都是外宾、华侨。那地儿,比华侨公寓还奢华呢。
魏友便先送她们过去,出门路过收废品的摊子,他摁摁喇叭算是打招呼。兄弟单位的嘛!
对方正在称纸皮,听到喇叭声抬头,冲他们点点头。
啧,这车就每周送货的时候归他们用。这么开出去办事,可真是让人羡慕。说起来旅行社的男男女女好像都在学开车,废品站主要还是以三轮车为主。
魏友把人载到beijing饭店门口放下去,“你们回去自己坐车啊,我到邮电局办了事还得赶紧回去。”
韩梅点头,“好的。”
她们今天要宣传、介绍的,除了旅行社、还有手工艺品。除了直接运出国卖,也可以就在国内卖的。
姐夫还说大栅栏、西单都努力去试试,看能不能弄到一个柜台或者摊位,或者就摆个车摊都行。这两处的客流量也是很大的。
如今他们也是有相关营业执照的人了嘛。
她们中午前就要赶回去,要集体去吃中午饭。不然留在这边,消费太高了!而且下午还有各自的活儿呢。就一周过来一次搞宣传,有时候可能得用到外语。不是每个外宾都会说中文的。
旅行社那边,招聘其实贴出来就有人来报名了。还有一些是在小偏院那边听到消息跑过来的。就高中生,不需要驾驶、外语基础都行。当然,有基础的优先录取。
在天安门广场给游客拍照的何师傅跟方明澈也挺熟的。今天应邀坐车过来给所有的手工艺品拍照。
等他来了,玲子出来门口的位置坐着就相当于前台。让肖刚带他进去,然后负责给打下手。
何师傅在屋子里到处看了看,觉得方明澈的小办公室最适合拍摄。地方相对宽敞、光线也好。于是让肖刚把东西从厨房都给他搬过来。
玲子道:“小心一点啊,可别磕着、碰着。”
是得招人啊,两个导游组出去了,韩梅她们俩还有魏友也出去了。这就只剩下她和肖刚。搬东西这是纯打杂的活儿,肖刚资历最浅,肯定该他干。
肖刚一趟一趟的跑着,到后面都出汗了。
方明澈抱着胳膊在看何师傅拍照,“你广场的生意交给徒弟了?”
“是啊。你要求高嘛,又规定了胶卷上限。”何师傅换着角度拍着。
不过,一次用几个胶卷的活儿,回头还要多洗几份,算是大生意了。认识一年多,他的生意只是量扩大了,方明澈这生意可是质变啊。
看到肖刚出汗了,方明澈道:“你出去喝口水再搬。”
“哦,好的。”
何师傅问道:“这谁啊?”听口气还挺关心的。
“哦,我老婆的表弟,高考之后来勤工俭学的。”
“那考上没有?”
“有点悬,可能要复读。”
何师傅道:“头一回,能有点悬就不错了。如今一次就考走的,少!就算需要多考几次,但只要考上了就是金光大道,譬如你老兄。不过你现在就不愁工作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