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明澈看向哥嫂,“我大概能待十来天。刚才问二伯母和明惠要不要跟我上京,她们挺心动的样子。大哥、大嫂要不要带方健和方芳一起去玩玩?”
到时候岳母已经回去,他和阿嫣、颜颜、畅畅可以住一间屋。去了也能安排得下。二伯母和明惠到时候肯定是住明峰哥那边。
方明化道:“下个月秋收啊!我干了一年,看不到收成怎么能甘心?不过,方健可以跟去玩玩。到时候跟着二奶奶和明惠姑姑回来。”
方明澈道:“那得把方芳带上,她可以和颜颜作伴。”
方明华留着方芳,觉得可以力所能及干些活。但老二都这么说了,而且老二一贯还挺喜欢方芳的。
他瞅瞅女儿,方芳眼中露出希冀。
“行吧,你也去。”在家能干活,但去了家里就少个人吃饭。而且,出去开开眼界也好。
方芳露出喜色,“谢谢幺爸、谢谢爸爸。”
方明华道:“老二,听说你要给村里的大米厂投资啊?”
“嗯,我就攒了一千块。”
方父道:“你的债就还完了?”
“还没,还欠古大爷两千。不过说好了,12月底还清就行。我是觉得大米厂可能有赚头。”
不过,他会和支书说清楚,他只出钱不干涉厂里的人事。别回头他不在,很多人来找他家里人走关系。能在村里当工人,也是很多人想去的。他大哥没准会用进厂来跟人换好处的。
方父道:“我们家之前凑了200交过去。那你看要不要多凑点?”
老二一直在按月寄10块钱回来,逢年过节还给100块过节费。他手头其实有钱。
方明澈点头,“可以,只要有份额,多多益善。”
方明华蹙眉,“那亏了怎么办呐?做生意有亏有赚的。”
“那就愿赌服输啊。我觉得没有大问题,家家户户都需要加工大米。镇上就粮站有机器,排队等死个人了。你不投资是安全,但回头我们分钱的时候你别眼红。”
袁淑芳刚才直接被方明华忽略,压根不考虑她想不想去首都。虽然有些不乐意,但也习惯了。而且,她怎么走得开?她孩子尤其方芳能去就好了。
这会儿也忍不住道:“是啊,自家弄很费事。如果加工费不贵,肯定都乐意的。可以省下很多时间。”
方明华道:“跟我说做什么?家里的钱又不是我保管着。”
方父瞥他一眼,“想分家啊?行,秋收以后就分。”
方明华赶紧摆手,“不想、不想、不想。”
老二寄钱肯定是寄给二老,没有寄给他这个当哥的道理。而且,他家五口人,只有两个能劳动呢。
方父哼了一声才道:“那我再凑一百去。有些人家确实不想凑钱,说就村里集体那份就够了。”
肯定凑个整数三百,不然难道出二百五啊?没得让人笑话。
方明华道:“那咱们家就一共1300,应该能说得上话哦。这个都大股东了嘛。”
方明澈道:“你还懂大股东啊?支书和我说了,分红有份,不能干涉人事安排。所以大哥,你可千万别许什么出去,兑现不了的。”
晚上方明澈又拿了些东西,去支书家里坐了坐。说好明天去镇上取一千块钱交到会计那里。
颜颜没得电视看,只能打开收音机听。
方健、方芳和方康,甚至爷爷、奶奶、大伯母也都一起来听。她干脆就拿到堂屋放了。
方明澈回来看到便对方健和方芳道:“把你们的通知书拿来我看看。”
他掏的学费,当然要过问一下。
方芳麻利起身,她今天穿的还是去年幺爸给带回来的海军裙。只不过每条缝都放过了。今年得赶紧穿,不然明年就真的要短了。
方健有些拖拖拉拉的,“幺爸,我好像不知道放哪去了。”
“哦。那你直接告诉我,语文、数学各多少分。就这两个数字,你不会说也忘了吧?”
方健挠头,“语文48,数学52。”
颜颜震惊的抬头,看向这个还不太熟悉的大堂哥。
方明澈都气笑了,“你就考了个合计一百分?这分数能考上初中不?”
这会儿还没有九年义务教育呢,初中也是需要考的。
这话问得全家没声了,肯定考不上啊。
“你打算小学毕业就回家务农不成?大哥,你对方健的未来是这么规划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