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格格党>其他类型>重回1979:送知青老婆回城> 第149章 城乡差别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49章 城乡差别(1 / 5)

第149章 城乡差别

下午在百货公司,方父、方母看着明显比乡镇、县城的百货公司丰富多了的物资,心头也不由感慨:果然不愧是首都。而且感觉首都的人挺舍得钱的!

“这样大的百货公司还有几个。这里没看到合适的,咱们再去别处。”

方父摆手,“不用了,应该都差不多。看着一处就足够了!这可足足几层楼呢。”

最后,方明澈给他们一人买了两身,从内到外的。嗯,里头的多买了一身,这个天气衣服干得慢,家里又没有甩干机,多买一身才好替换。他连钱带票一起付了。林嫣换的布票足够多,很方便方明澈施展。

方父也觉得他们确实有必要穿体面点,不然很打儿子的脸。他瞧着旅行社那个架势,觉得小儿子月收入怕是有点惊人。方母虽然有些不舍得儿子这么钱,想着他还欠债呢。但想到穿着体面的亲家母,也就都顺从了方明澈的意思。

“阿嫣知道你们要来,早早的就托人帮忙换布票了。”其实是拿自家用不上的票据换了一部分,另一部分在黑市买的。

方父道:“嗯,让她费心了。身子不方便还想得这么周到。”

方母撇撇嘴,如果没有她儿子,林嫣哪怕回城了日子也不能过这么好的。隔壁大杂院那几个回城知青起早贪黑的干,日子可远不如他们小两口。

哪怕生来就是大城市的人,也不一定就比乡下人都强!何况如今她家明澈也是首都户口了。读的大学又好,将来分配的工作肯定比林嫣的好。

不过,老头子叮嘱了她少发表意见。她要是再多嘴多舌肯定要被收拾。而且,别看颜颜小,这么大也会回去学舌了。所以,她还是保持沉默就好。

颜颜的衣服多,所以爸爸给爷爷、奶奶还有堂弟买,她也只是看着。没有闹着自己也要买新衣服。她还帮方康参考着哪身衣服更好看。

二老各有心思。只有方康因为买了新衣服,单纯的高兴着,咧开嘴笑得开怀。他有点想起幺爸来了。好像暑假的时候他和哥哥、姐姐也穿了两个月新衣服来着,爷爷奶奶在火车上就说是幺爸回来给他买的。

方明澈看得出自家老娘的小心思,但只要她不出声就好。这样就不用他私下哄怀孕的阿嫣开怀,家和万事兴!

这里的都是成衣,付款后直接用袋子装上、拎着。他看父母和两个小的精气神都还不错,便又带着他们在几层楼的百货公司又逛了逛。老的、小的都逛得兴致勃勃的。

里头的服务员看他们大包小包拎着,态度也都还过得去。并没有因为他们干看就说什么。大家还是有眼力见的,虽然方父、方母和康康瞧着有些乡土。但同来的那对父女都都穿得十分体面,不是等闲人物。

直到老的、小的都尽兴了,方明澈才出去拦了一辆黑的。刚过来的时候空着手,他是带他们坐的公交车,省得数落他不会过日子。但现在就懒得再走到站台去等车了。

“没太大区别,咱们按人头也得给三毛呢。而且东西买得多,坐公交车不好拿!未必有位置,还得伸手抓着才行。”方明澈解释道。

方父‘嗯’了一声。

方母道:“果然是首都居、大不易。要不是你能挣钱,日子肯定过不了这么好。”

她估着小儿子和小儿媳一个月怕是得有三五百的收入吧。那确实没必要为了省七毛钱的车费,拎着这么多东西走一截去公交站了。

车子开到大栅栏那边,方明澈下车去取自己的车。然后交代司机继续开到小偏院门口。

“我最多只晚你们一步。”

他就相当于跟着出租车骑的,他们在车里回头都能看到他,便也比较的安心。等到了家,再把装衣服的袋子都取下来,把车钱付了。这第一天的逛耍就宣告结束。

这么逛耍一天,其实最累的是方明澈。方母下车后问道:“明澈,你今天是不是就给我们当的导游?”

方明澈笑着点头,“是啊。只不过导游是进钱,我还得出钱而已。当然,这都是我应该出的。”他说着把装衣服的袋子都给拿到了正房东厢。

方母道:“那我有点懂旅行社是干嘛的了。”

林母看到他们买这么多新衣服也不至于有什么眼红的。之前女儿、女婿就给她买了几回衣服了。

等进了正房,方明澈道:“爸妈,有个事要和你们说一下。”

方母身子前倾,关切地道:“我听说怀了几个月了,能去大医院看出来是男是女。你是不是要跟我们说这个?”

方明澈一愣,“不是啊,我们压根就没有去照b超看性别,是儿是女都一个样。反正小孩子穿的衣服都粉粉嫩嫩的,也不用分那么多。”

方母身子往后一靠道:“我还以为你要提前告诉我们这个呢。那还有什么事非得现在说?”

这是只关系到准备的小衣服、小襁褓什么颜色的事儿么?

方明澈指指放着电视机的正房西屋,言简意赅地把来历说了一下。这回头让父母从旁人嘴巴里听到不好。

方母听过脸色都变了。她昨晚还很高兴的进去看了好一会儿电视,还为小儿子家都买上电视机了高兴不已。这说明日子好过了啊!

方父恍然大悟道:“我就说怎么别的大杂院都住十几二十户人,你还能买到这么一个独门独院的小偏院。便宜了多少?”

按那边的住法,这边至少要住两三户人的。留着给他买,着实不正常!

方明澈道:“一共便宜了一千五!这个地段,单价肯定要比别处贵一些。我等有闲钱了,就请人重新修一下。其实也没事,你看来看电视的人都不忌讳。而且白天三个司机也是坐在里头办公。他们都是知道这回事的。”

方父点点头,“便宜了一千五还行。”说着对方母道:“你以为这个地段的房子,由得人挑啊?隔壁一家人也就一两间屋子。他后来的,还能买下一个院子,也非得是这样的情况不可。回头有钱了重新修过就没啥了。就是现在,其实也没啥。那镇上的学校,就是当年”

方母沉默了一会儿,“那你岳父岳母也住的隔壁那样的大杂院?”

那这首都的住宿条件还不如乡下嘛。乡下至少家家户户自己修的房子,人均居住面积要大不少。

“那当然啊,如今首都人均居住面积才5平米。厂里看他们是双职工分了两间屋28平米。邻里关系好的时候还行,不好的时候吵起来了连个回避的地方都没有。”

方父道:“好了,说自家的事就说自家,不要扯别的人家。而且首都的房子和老家的房子,天差地别好吧!我觉得这里可以,便宜了这么多就行。一开始我还想着这是人家大户人家给下人住的屋子。但之前在大杂院看了看,一下子就觉出好来了。这说来,那位古老哥这辈子也是命苦。还有外头那位邱老师也是。”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格格党